“新年快乐!欢迎来到洛杉矶!”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的到达出口,一身西装笔挺的司机迈克(MikeMalcolm)一边抓过我的行李放入后备箱,一边热情地打招呼。
“加州的天气不错吧,我们这里很少下雨。”迈克笑着递给我一根口香糖。
也许是还沉浸在新年的节日气氛中,也许是近日来油价暴跌多少对出租车业有所提振,他看上去心情不错。这让我有些意外,毕竟,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遭受经济萧条冲击的美国人来说,可谓“流年不利”。
一天工作超12小时 一场突然而至又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无可避免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而早前连续飙涨的油价更令出租车司机的生意雪上加霜。为了赚更多的钱,出租车司机们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许多人经常需要每周工作7天,有时一天超过12个小时。
加利福尼亚州政府规定每小时的最低工资标准为7.5美元,而在油价高涨的时候,许多出租车司机的收入都达不到这个最低标准。由于美国出租车公司的财务基本不受政府监管,整个出租车行业普遍存在严重剥削的现象,司机们超负荷工作的一大部分收入要作为管理费交给出租车公司。虽然出租车行业归属公共事业,但是政府并不提供财政补贴。司机们不仅收入得不到保障,社会福利也大打折扣。美国大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以外来移民居多,西班牙语在司机中的使用频率不输给英语,而在一些小城镇也是以黑人司机为主,这些司机们大多数享受不到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
目前,洛杉矶地区出租车行业有大约5000名注册司机,与大多数出租车司机的窘迫处境相比,迈克的日子要好过很多。当地居民的身份保证他能享受各项福利待遇,这让他不必为基本生计忧心忡忡。
收入一半以上上缴公司 在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之前,迈克曾在纽约的皇后学院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从商科毕业后在一家飞机制造公司觅得一份工。然而,5年前,他所在的公司遇到经济困难裁员200人。在那场裁员风波中,他连同上司一起失业了。为了支付生活的各项开销,迈克在洛杉矶的这家superiorlimotransportation公司租借了一辆服务客车,办理了出租车单车运营执照,就这样成为了一名司机。
他所在的superiorlimotransportation公司是一家提供旅游运输服务的大型公司,在洛杉矶拥有42辆提供towncar服务的豪华轿车,此外还拥有多辆厢式货客两用车。在美国,towncar与普通的taxi相比,拥有更宽敞、整洁的车厢并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因此收费也更高。
由于熟悉洛杉矶当地及周边旅游城市的情况,头脑灵活的迈克还常常充当导游,将游客带到周围的拉斯维加斯、圣地亚哥、旧金山等经典景点游览。通常,当地普通出租车不被允许出城,而包车出城的费用甚为可观,因此拥有特殊执照的迈克能获得比其他出租车司机更多的收入。生意好的时候,他一个月能赚5000美元。尽管每月需缴纳公司2500至3000美元管理费,但“知足常乐”的迈克告诉我,目前的收入已经能保证他过上虽不奢侈但相对舒适的日子了。
“是的,每月需上缴公司的费用的确不菲,但是我们又能怎样呢?抱怨无济于事,唯有尽力做好每一天该做的事。这年头,有一份稳定工作不容易,感恩和珍惜是最重要的。而且,我相信,情况会慢慢好起来的。”迈克补充道:“再说呢,我们有奥巴马,他会带领美国走出困境的。也许一年,也许两年,我们等着。”
政府出招提振交通业 对于出租车业来说,糟糕的局面的确正在好转。目前美国加油站油价已从半年前的5-6美元/加仑急降至不足1.8-2.5美元/加仑,这缓解了司机们的部分压力。此外,加利福尼亚州作为美国最热门的旅游胜地,一年四季商务活动和游客络绎不绝,由于洛杉矶地铁交通线路短,远不如纽约发达,要去非闹市区只能通过驾车前往,因此出租车要接到生意不难。
还有个好消息,那就是,洛杉矶政府终于出台措施提振交通运输业。
洛杉矶市政府在去年7月修改了交通规则,准许出租车在市区除公共汽车优先行驶的街道区以外的地方停靠,以便乘客上下车。而此前,根据洛杉矶的交通规则,民众只能事先打电话到车行预约,或者步行很长的一段路到市区里数量极少的出租车停靠站候车。
经过五个月的适应期后,洛杉矶于上个月进一步取消所有对出租车的限制,并且在公共场所悬挂“随手招呼出租车(Hail-A-Taxi)”的告示牌,鼓励居民、上班族、游客随时叫车、多乘坐出租车出行。
Hail-A-Taxi宣传海报在洛杉矶街头到处可见,这项计划鼓励民众搭乘
大众交通系统进入市区,然后换乘出租车到目的地,免去自行驾车进入市区后还要寻找停车位的苦恼,不但可以减少市区的车辆,关键是还能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现在美国的确不景气,但是我想我们都不能放弃对美好前景的憧憬,不是吗?”迈克说:“你看,加州的阳光这么好,当初我就是舍不得这般好天气和好风光才从纽约迁回洛杉矶。如果我们不生活得积极一点,岂不是辜负了这明媚的阳光吗?”
在洛杉矶所遇到的每一个出租车司机,都没有过多地抱怨生活。迈克的话终于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乐观是美国人对抗萧条最强大的武器。
我突然想起,刚刚在美国的航班上播放的北美票房冠军《鹰眼》中的一句台词:“心可碎,精神不败。”
(责任编辑: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