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9日首届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作为本次活动的网络战略合作伙伴从现场发回精彩报道。如下是李扬(李扬新闻,李扬说吧)的精彩发言:
李扬:
非常高兴参加这样一个会议,今天这个会议是创新奖颁奖会,主题词是创新,创新基础是实践,创新动力是危机,创新的入手处是批判,所以我想沿着这样一个思路,讲一点最近的一点想法,当今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提供金融理论创新的契机,危机开始展开,很多事情还不太明白,但是有些事情可以有初步的结论,我今天有一点初步结论,就这一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供大家批评指正。
我想谈的题目是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次金融危机很突出的特点,在金融领域中天翻地覆,这些危机深究的话根源在实体经济中,很多危机的形式和过程和实体经济基本上是脱离开的,初步总结经验和教训就是说,美国这次金融危机根源之一就是金融化过度发展,这种过度发展,中国有相当的表现,美国金融危机暴露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
这么多年来,在美国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相脱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金融业有自我服务的倾向,金融创新,尤其到了衍生品阶段,金融创新已经找不到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应当讲一个理论,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向来就是有促进,有连接的方面也有脱离的方面。我们讲金融,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金融上层建筑,从基础讲起,货币产生是为了解决经济中所谓两个碰巧的契合问题,货币产生之后解决资源跨时期的配置,但是这是好的方面,促进和实体经济相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但是同时产生了货币供应有可能过多的问题,有可能产生通货膨胀问题,可能产生通货紧缩问题,在货币的基础上,我们产生了金融,吴行长从行长位置退下来之后,承认了金融和货币是有区别的,金融就是货币有条件的让步,这样一个金融活动的产生,衍生产品是债券、股票,和利率和产权相关联的产品,它的产生解决了跨区域的配置问题,同时解决了一些风险的防范问题,而且通过金融的活动对货币的供应是有着约束的。金融产生之后,进一步有脱离实体经济的倾向,比如金融自身就会成为目的,就有一个独立的行业,货币经营业的产生,以它为产品,以它为自己的活动领域,这样的产生和发展,它的活动就有可能产生脱离实体经济的结果,这是金融业。
金融业进一步发展就有了衍生业,金融衍生品是为了防范在金融领域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比如说风险问题,管理问题,比如说价格的发现问题,比如说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当衍生品结构性产品产生之后,大规模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它同时也大规模产生了一种可能就是金融进一步脱离开实体经营,衍生品定价基础衍生品的价格变化,在定价基础中已经找不到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更有慎者,由于是这样的定价基础,所以操纵价格在衍生品领域中成为无可厚非的事情,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回顾一下这个过程之中,我想对于当前在美国市场中所发生的金融危机应当说有了一个了解,结论就是衍生品过于发展,这是第一个表现。
第二个表现,金融的活动干扰实体经济的活动,典型的例子是石油价格,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这是它很明显的表现。我们知道石油产品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定价于供应方和需求方长期合约,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前后,供求方长期和约,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由于市场波动比较厉害,由于同时四个危机发生,美元危机、石油危机、黄金危机等几个事情交织在一起,进入供求双方短期合约时期,到了九十年代,全面的转入金融定价时期。不仅是石油产品,其他的大宗农产品,其他的矿产品都进入了金融化的时代,金融渗透到这些领域,就是定价,我们前不久很仔细地研究了一下,美国石油市场,石油期货市场为例分析市场参与者,通过参与者的结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定价的因素是什么?不到20%是套期保值,真正的生产者和真正的需要的人。60%纯金融机构,第一位的是对冲基金,第二位是投资银行,像高盛有几天头寸中占30%多,第三位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我们说叫做消极投资者,各国主权财富基金,各种各样的基金会,还有养老基金等。市场参与者不同,纯粹生产石油和纯粹需要石油考虑供求和成本,考虑市场情况,金融机构进入之后,基本上就不是石油供求质量,而是考虑这里面怎么样炒作。在2004年之后油价暴涨,今年开始股价暴跌,背后是金融因素在发挥作用。供求是发生了变化,但绝对没有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所以是金融因素发挥作用。
当金融因素进入工业原料和日常生产原料大宗产品领域中,使得价格暴涨暴跌,它的作用就是负的,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宏观调控政策,那时候为什么那么紧,现在这么松,很重要的原因,在去年熊熊而来,物价上涨的情况下,货币当局不能无动于衷,但是价格上涨就是由投机因素炒起来的,投机因素消退了,又是极具价格下跌的过程,货币当局又得应对,干扰经济正常运行。
第三,模糊了正常风险管理模型。我们知道金融业产生实际上为了防范风险而产生的,在金融业中防范风险有很多的模式和方法,大致是两类,第一类是规避,第二类是管理,所谓规避就是当发现风险的时候,我不会对它提供金融服务,这次次贷危机实际上是迎着风险上,明知有风险,甚至制造风险也要上,违背金融业的天条。第二个方面,有的时候是需要的,明知有风险,需要把风险留置在资产负债表,这需要有管理的手段,需要监督跟踪其变化,最重要的是,必须很好地对风险进行定价,并依据定价提供资本储备。最近几年表现出金融业最拿手、最主要的管理风险的办法就是把它卖掉,让它转移,大家知道转移没有消灭,没有提供一旦变成了损失怎么样处置的办法,只是转移,现在我们看到转移的危险极大,使得发生在美国的事件成为全球事件,这是第三个方面。
第四,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在市场中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的行为扭曲。我们知道这次主要的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受到影响是最大的,我们拿投资银行的情况来看,这次危机之后,在全世界投资银行作为独立的行业,恐怕是不存在了,投资银行业务还会存在,但是作为独立的行业恐怕是不存在了,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投资银行异化,原来是投资银行,现在的行为变成对冲基金,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现在的投资银行做什么?制造各种各样的证券炒作,债券和股票都是它启动的,提供各种各样的平台供广大投资者炒作,会代别人炒作,再接着自己炒作,然后随着各种各样投资银行基本上都上市之后,还要炒自己,再接着要炒一线,就是这样演变过来。投资银行最初没有资产负债表的中介机构而不是负债机构,它就是中介,包装上市,拿着手续费,大家分分就完了,现在上市了,在这几年还是做得业务开展比较快,现在成为市场中主要的投资者,一些活动的发动者,六类业务形态方面,从低到高,越高的部分对它越利益相关,因此越关注是那样的企业,对冲基金化了,不能说投资银行业务不好,而是说把投资银行办成对冲基金是不好的,现在我们要取消已经是对冲基金化的投资银行,变成银行控股公司,投资银行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方面,以前我们最推崇投资银行的激励模式,什么激励模式呢?赚了钱立刻分,分了不管了,再找下一个。现在看起来,作为社会安定来说,特别是金融业为整个社会提供稳定环境的功能,到那儿挣一笔钱,分了就走,这样的模式确实不能存在的。从这样几个方面,回顾分析一下金融业发展如何脱离开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产生自我需要,自我强化,自我服务,显然在下一步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在最大限度上杜绝这样一种情况,改革发展中的原则。现在需要强调的是第一个原因,不能因噎废食,当我们说出金融业有这么多的毛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得,所有的事情都是两面的,从货币到金融、到金融衍生品回顾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步的发展都是为了解决现存问题,所以解决目前金融衍生品过度投机的问题、自我服务问题,还得靠创新,绝不能靠停止,国内创新产品几乎停止审批,短时间内能容忍,但是时间长了我们绝对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的,金融创新还必须推进。
第二,应当强调三个原则,一是要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原则,最近这些年来,金融业的发展有一点畸形,搞金融的人,竟然在社会主义国家敢拍着胸脯说,我就是为富人服务的,这个事情放在心里讲,但是作为社会形象恐怕要为大众服务的,所以我觉得要为大众服务,应当成为下一步改革发展、创新的基本原则之一。第二,要为中小企业服务,金融产品和服务给大企业,以至于前不久国资委在说,央企主要问题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央企负债率大规模提高,负债率大规模提高的时候,那么多的企业没有任何的贷款支持,在价格改革和发展过程当中,认真考虑怎么样为中小企业服务,特别是对于中国这种国家来说,中小企业关乎就业,就业关乎我们的命运,中国的事情,特别是社会动荡从来与就业不充分有关的。如果美国创新动力减弱,在中国创新的动力依然在增强,金融业就必须为创新服务,创新产品的产业化服务,我想如果我们坚持为普通大众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话,中国的金融业就可能会成为健康的金融业,我们就会大规模避免现在在美国发生的惨痛的事情。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