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一家南航,够救30家奥凯了!”奥凯航空总裁刘捷音的话语中带着愤怒,但更充满了无奈。随着民营航空一片萧索、中航洽购东星航空的背景下,民营航空公司将不得不面对“国进民退”的尴尬局面。
日前,
中国国航宣布,控股股东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正在与东星航空就收购进行初步接触,随着国家对国有航空公司注资等政策的逐步到位,民航业中一股“国进民退”的潮流已经开始涌动。
东星航空是华中地区首家民营航空公司,总部即在武汉。根据其网站材料,东星航空由民营公司中国东星集团有限公司全额投资,注册资金3.06亿元。公司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基地,已开通深圳、广州、上海、海口、杭州、桂林、重庆、西安、沈阳、天津、青岛、大连、常德、三亚等16条航线。
2006年5月首航的东星航空,目前饱受资金之困。由于从2007年9月起累计拖欠杭州萧山机场300余万元的费用,杭州萧山机场于1月6日宣布将对其进行制裁,措施包括自2008年12月30日起停止提供客桥服务,所有航班安排远机位;自2009年1月10日起停止提供头等舱休息室服务;自1月20日起停止地面代理服务或要求现金结算等。之后,东星航空不得不承诺,在2009年6月之前每个月出资70万元分期清偿欠机场的款项。
从买方国航的角度讲,据分析,中国国航和中航集团看上东星航空的主要原因是,可利用东星航空在武汉地区的地位加强中国国航在华中地区的竞争能力。公开资料显示,东星航空目前拥有9架运营飞机,经营从武汉始发到广州、杭州、南京等国内主要机场的航线。目前中国国航在武汉并无基地,而作为主要竞争对手的
东方航空和
南方航空在武汉分别投放了15架和20架飞机,因此,中国国航如果收购东星航空确实有助于提高中国国航在华中地区的竞争力。
由于民航市场需求疲软,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下,中国民航业正逐渐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之前,国有的东方航空获得政府70亿元注资,南方航空获得30亿元,
海南航空也获得了海南省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相比国营航空公司获得的大规模注资,民营航空公司似乎没有希望得到类似援助,巨大经营压力之下,主动退却似乎成为一种理性选择。
目前,民营航空公司的处境可以用“艰难”来形容。奥凯航空有限公司早已被迫停航,原定的1月15日复航计划可能还要向后推延;鹰联航空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试图通过增资扩股寻求至少1亿元的注资;春秋航空有限公司2008年仅靠民航局返还的基础设施建设基金2000万元才勉强获得盈利。
金元证券行业首席分析师魏芳表示:“中国民营航空的出现是在2005年左右,由于规模、安全等方面的原因,民营航空公司不可能主导中国的民航市场。同时在国外,民营公司集中的支线航空领域,他们通过燃油价格等成本控制取得了成功。但在国内,航油价格国家管制,所以民营航空在国内一直难以长期盈利。因此,在目前这样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民营航空就更困难。”有分析指出,目前国内民航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家主要保障的目标是稳住三大航空公司,很难对民营航空给予足够的支持。因此,这些民营航空除了被大公司兼并以外,并没有什么其他选择。华泰证券分析师余建军表示,民营航空现在很多净资产非常低,规模也不大,而且现在民航业运能过剩,如果大公司要兼并他们的话,不可能出现很高的溢价,民营航空公司没有什么谈判筹码。
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少民营航空正游走在被收购和破产的边缘,困境中的东星航空获得了来自大公司的青睐,不知道是悲哀还是庆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