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能源·电力 > 石油

国际油价跌破34美元 专家呼吁增加石油进口

  国际油价跌破34美元每桶 专家呼吁应尽可能增加石油进口

  2月1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33.98美元/桶,这是自去年12月19日以来的最低记录。

  与国际油价继续维持在低位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国家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原油进口128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8%,成品油进口239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6.2%。

  同时,1月份我国原油出口4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6%。而国际油价也正是在去年1月2日首次突破100美元/桶的历史高位。

  对此,记者采访的多位能源专家再次呼吁,在目前低油价时期,国家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保证能源供应安全,而且,相较于通过期货市场和与产油国合作开采当地油田相比的“走出去”战略,更应该考虑从国际市场买进石油和引进中东一些产油国来国内投资生产。

  “就安全性来说,把石油放在自己的后院,比放在别人家里,尤其是那些常换主人的家里,一定安全得多。”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石油进口再次下滑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原油进口1.8亿吨,与之前的预计基本一致。

  其中,1-9月份,原油进口1.35亿吨,占全年原油进口的75%。

  在此期间,国际油价从2008年1月2日在历史上首次突破100美元每桶,随后在经历了7月11日达到147.27美元每桶的历史最高价位后,于9月中旬首次跌破100美元/桶。

  “也就是说,我国去年将近75%的原油是在国际油价10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时进口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能源与气候项目主任管清友告诉记者。

  然而,我国原油在去年8、9、10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500万吨的进口量的情况下,在11月份,正当市场普遍预期当月原油进口将再创新高的时候,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原油进口仅为1000万吨。

  而当时的国际油价在11月20日跌破50美元/桶以后,开始长期维持在这一水平。

  对此,市场普遍的猜测是,我国的石油储备能力开始遭遇瓶颈,石油收储能力不足。

  也就是在此背景下,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代表民营油企正式向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递交书面报告,希望国家可以将民营油企的闲置库容纳入到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中来。

  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在提供给本报记者的《关于加大进口石油成品油完善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机制的报告》中提出,中国的民营石油批发企业有663家,仓储企业247家,总储量约为两亿三千万吨,总投资为7700亿,而这些储备能力因为民营企业长期以来无油可储,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仅为几十万吨,不到总量的百分之一。

  这一建议一直未能获得有关部门的认可。

  日前,有公开消息称,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正在有关部门的要求下着手准备成品油收储。

  对此,管清友表示,“如果这一消息属实,说明民营油企的库容也许很难再被纳入到国家石油储备中来”。

  而且,就在赵友山还在等待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回复的时候,去年12月份,我国原油进口在11月份跌至1000万桶的情况下,出现大幅反弹,当月进口数量达到2000万桶。

  这一数据的背景之一是,按照我国2004年启动第一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工程时的规划,我国首批储备能力为1000万吨的战略储备基地将在2008年年底全部完工进行注油。

  不过,刚刚过去的2009年1月份,我国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双双下滑,且原油出口同期相比大幅度提高,而本月的原油进口量也将面临更多悬念。

  专家建议尽可能增加石油进口

  面对这样的统计结果,管清友对本报记者表示,国际油价不会一直维持在目前的低位,在此形势下,国家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储备能力,以便从国际市场上更多的买入,增加国家的石油储备。

  “中国长久可靠的能源安全应当立足于国内储备,因为只有国内能源的价格和数量才是最终可控的。”林伯强称。

  在其看来,面对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能源形势,像印度、中国等新兴的能源消费大国,应抓住大好时机,大幅增加战略储备,“但因原有储备能力不足,若欲达到一定规模仍需要尽快加大储备能力建设力度”。

  对此,管清友甚至建议,可以考虑通过削减国内产能来保证尽可能的增加石油进口。

  林伯强认为,我国也可以通过“引进来”保证国内的能源供应,且“‘引进来’是一个双赢的模式”。

  林认为,对于中东产油国,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强劲持续的石油需求将提供更多的机会,还可以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过重依赖;而对于身为石油消费大国的中国,可以从中东产油国获取长期稳定的石油供给,从而缓解因长期国际油价波动所受的困扰。

  比较而言,“引进来”模式不会触及各方面对能源问题的敏感,可以避免许多海外石油资产并购中的种种麻烦,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制度上都对中国石油企业有利,因而可能是获得石油资源的更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