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形势不容乐观 通胀年底恐卷土重来

   曾准确预测到因为内需和外需紧缩双碰头将导致中国经济开始下行的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建日前做客中国证券报《财经对话》。对目前面临内忧外患的中国经济,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一,对次贷危机形势估计不能过于乐观,否则,我们的应对措施一定是短期的和非常不完全的;第二,应对外需和投资的下滑,中国经济要想在较长时间保持强劲增长就必须加快城市化发展的速度;第三,通货膨胀年内还会光临。

  别对危机形势估计过于乐观

  主持人:在您看来中国经济的近忧何在?

  王建:中国经济主要的忧虑不在国内,国际因素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从2007年次贷危机出现至今至少有三次人们都认为危机过去了的情况,但我始终认为它过不去,而且是越来越严重。如果把2007年到2008年这一段看成是大危机的序幕,那么正剧今年才开始。我最忧心宏观调控当局和企业家们对这场危机的看法过于乐观。如果乐观地估计形势,那么应对的措施一定是短期和非常不完全的。从2003年到2007年这段,我们的宏观调控就好像是在把一个皮球使劲往水里按,12%、13%是我们用了很大力量往下按才达到的水平,如果不按可能就到14%、15%了。但今天我们要保八,那这个皮球就不是在水缸里了,而是在水泥地面上。必须使劲拍它才可以跳起来,劲小一点就到7了。如果看不到这个环境的变化,对未来形势的估计太乐观,我们的问题就来了。

  主持人:那么,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我们应该依靠哪个呢?

  王建:我觉得三驾马车都有问题。首先说投资,这轮投资是在2003年开始发力的,主要投的领域是重工业,这些建设项目的平均周期是5年,到2007年投资周期就过去了。另外,前一阶段重点领域的投资回落是相当明显的。有些人对政府投资,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抱有很大预期,但是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前几次投资周期中投资主体七成以上是国有企业,而2003年以来投资主体中民营企业占到七成以上了。如果民营企业不愿意把钱拿出来,政府的投资又有限,依靠投资拉动经济不容乐观。

  我始终认为,中国的消费是投资和出口的函数——投资和出口不增长经济就不增长,劳动者收入不增长也就没有消费。我们可以把社保做大,甚至可以学鲍尔森“坐直升飞机撒钱”,就是给老百姓发消费券。但不要忘记一点,政府实际上是个皮包公司,一只手收钱,另一只手就要花钱。政府怎么可能无限制地扩张负债空间呢?就说现在政府的负债空间比较大,但总有一天会用光的。如果消费增长不是建立在收入分配结构的根本改善上,而是靠政府作为负债者给消费者增加支出的做法是不能持久的,而且会以未来消费支出的萎缩为代价的。

  出口就更有问题了。我判断未来美国经济走势是大L型,因此,中国今年出口会有很大的降幅。去年全年美国储蓄率已经上升到2%了,过去最惨的时候储蓄率是负的。这说明美国人开始挣得多花得少,在减少消费,其结果就是我们的出口也跟着减少。另外,美国房价比去年同期比掉了6点多,美国房价每掉两个百分点,就相当于美国的居民资产缩水3700亿美元,这也直接影响了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和预期。事实上,中国出口的降幅已经深刻地反映在美国贸易结构的变化上了。2007—2008年最高峰的时候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按照美方统计最高的时候大概280、290亿美元了,去年12月份一下收缩到199亿美元,而且这种情况今年要继续,我们的出口还要大幅度回落。

  经济持久动力须靠城市化

  主持人:中国经济的持久动力究竟在哪里呢?

  王建:保持中国经济本身不是宏观调控能解决的问题。要想对冲国际需求长期下滑带来的影响,就要从结构调整中想办法。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在人均GDP3000美元的国家,服务产业比重怎么只有30%这样低呢?印度、拉美的服务产业在GDP的比重都比我们高。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巨大的消费差别,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大概是3.3倍,去年到了3.6倍,而且还在扩大。不增加城市人口就增加不了消费,没有城市化就引不来巨大的消费空间,正是这个巨大的一个结构矛盾制约了我们经济,城市化的欠账使巨大的消费需求迟迟无法释放出来。

  我大概估算一下,城市化需要投入几十万亿,再怎么投也不过剩的。城市化既可以释放巨大的需求空间,同时又是吸纳我们上游原材料行业、能源行业过剩产品的大海绵,如果不搞这个,别的措施都不行。所以必须下决心,打开一个从结构中寻找需求空间的路子。

  年内通胀会再次光临

  主持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通缩,但由于美国要救自己的经济,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发行美元才能做到,美元泛滥的结果是通胀再度来临,这个可能性您觉得有多大?

  王建:我觉得通胀是非常有可能再度发生的。其中你讲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政府为了救市,前届政府搞了8千亿,奥巴马上台又搞了8千亿,还有以前已经花掉了,差不多要有2万亿了。加上美联储出的钱,美国拿出的钱大概是9.7万亿美元。我们知道美国是负债经济,美国把经济拉起来,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是一方面。所以,美国国债发的多了就不可能从居民消费那打主意,因为那样的话消费也没了。那么他们只能向国外的有钱人借钱用在救市上。

  但问题在于凭什么人家要把钱借给美国人啊?如果不买美国资产,那美国人就没有钱搞他的刺激方案,如果美国国债、企业债和股票没人要,就只有走发钞票这条路了。这是美国最不愿意走的,因为如果发美元多了,美国国债又没有人敢碰了。但美国正在缓慢地往这方面走,去年末美国的M2已经到了8.2万亿了,大概半年当中多发了6千亿的美元货币。如果美国经济要继续下滑的话,可能会引发资本大规模外逃。真那样的话,美国很可能打一场战争,资产往哪流就往哪打。总之,美国如果经济手段都用绝了,就剩军事手段了。但他不会轻易地动的,除非美国经济面临大崩溃。对此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全球资本有几十万亿,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美国、欧洲还有东亚,东亚是小块,欧洲和美国是等量级的板块。从未来一段看,美国股市不行,欧洲因为东欧的问题也可能把西欧的银行系统毁掉,总之他们都面临着金融资产大动荡的前景。国际金融资本现对风险的厌恶越来越高,不愿意碰金融资产,那么就可能碰实物资产。如果中国经济复苏情况好,中国所要的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又会成为重点国际资本关注的对象。如果中国经济的前景人家也不确定,那么人家就有可能冲击黄金。

  在未来三年,中国将迎来一个人口增长高峰。2007年的时候中国人口增长1700万,去年是1700万,今年预计1800万,之后连续几年人口还可能会高增长,这必然带来对粮食等初级产品的旺盛需求。所以,因为人口增长、土地不可再生等因素导致的粮食食品价格推动CPI的上升,还有全球初级产品输入推动CPI上升的通货膨胀在今年年底可能会重现。我认为可能到了3季度以后,通缩形势会发生变化。到那时候,即使通胀又来了,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保增长。

  本报记者 谢闻麒/摄

  嘉宾: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

  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王建

  主持人:中国证券报记者 杨光

  制图/韩景丰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