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士认为,随着重大工程项目逐步开工,将有力支撑信贷投放
昨日,中国官方机构首度对2月新增信贷的具体数据做出表态。国家统计局称“从初步数据看,2月份新增贷款仍然超过1万亿元。”去年2月,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还不到2500亿。
昨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如何看待2月份CPI和PPI的同比双双下降?》中提到上述信息。该文章署名“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文章认为,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市场货币供应量持续充裕,贷款大量增加。
此前,虽然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及消息人士预测2月信贷数据将超万亿,但未得到官方正面回应。
银行票据规模可能分化 对于2月超万亿信贷数据的构成,申银万国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分析,除项目贷款继续占据高比例外,预计票据融资占比可能仍旧达到30%以上。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此也持相同观点。
据中国票据网的统计数据,2月份,银行间票据市场累计报价金额高达1.15万亿元。其中转贴8119.2亿元,占比约71%;回购报价金额3369.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银行2月票据融资规模及比例都出现了下降。“票据是一个调节项,是做大规模还是有意压缩,要看银行自身的操作策略,”一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强调,在监管层强调“关注”票据业务之后,一些银行通过提高定价水平、控制直贴规模以及严查真实贸易的背景下,总体规模回落。
有关媒体公开报道显示,2月信贷结构从地区分布看,呈现出东部发达地区信贷增长迅猛现象;从银行业内分布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家大型商业银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中占比近半。
应引导资金流向私人部门? 面对依然高企的信贷数据,市场分析人士显然更关注充沛流动性对帮助实体经济走出困境所起的作用。如何引导充裕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以及中小企业,亦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昨日,花旗集团驻上海经济学家KenPeng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的评论中提到,CPI和PPI的下降体现出经济的急速疲软,而银行信贷的繁荣多体现在(4万亿)刺激计划方案上,中小企业依旧面临资金短缺,没有更广泛、稳定的经济,信贷的繁荣将难以持续。
在银行业内看来,由于今年1、2月份信贷增长较快,未来银行信贷增量逐月适当下降应该是可预期的,但监管层以及商业银行必须规避信贷突然“刹车”的现象。
上述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认为,随着重大工程项目逐步开工,将有力支撑银行信贷投放。“2月份分行的票据业务下降的同时,一般性贷款还是能跟上,从而总体保持稳定”。未来这个现象也会持续,即使3月信贷数据比2月仍旧下降,与往年同期相比仍旧属于高企,银行机构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已经非常大了。
不过对于信贷资金集中于大基建项目,市场人士也表达了一定的担忧。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昨日表示,信贷的增加,只是流动到公共部门,并没有大规模地流动到私人部门,而公共部门的投资对经济的作用是递减的,只有真正流动到私人部门才能对经济复苏有着积极的效果。
在KenPeng看来,为解决上述问题,除商业银行自身的信贷投放结构调整外,中国央行有必要再度降息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由于未来宏观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性,政策面需要评估经济复苏情况和政策效果,并随时做出适当调整。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