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专家:户籍制度改革深圳更易突破

  户籍制度要不要改革?怎样改革?3月15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做客南都公众论坛,畅谈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他认为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公正与效率,称“深圳户籍制度改革更容易突破”。
昨天的论坛还请来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徐道稳和深圳资深IT人士徽剑作为现场观察员。

  户籍制度只需重新设计

  “户籍制度不是要取消,而是要改进的问题。现在户籍制度的特点不在于要不要它,而是制度有一些不平等内容。”党国英认为户籍的本质是一种人口登记制度,它掌握有关公民和居民的一些信息,方便社会管理。户籍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瞄准服务对象,它天然就跟福利联系在一起,不能分割。

  党国英介绍,1958年出台的《户籍登记条例》第六条规定: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户籍制度不需要改革,按这句话的精神重新设计就行了。”在他看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公正效率,平等稳定。

  “设身处地想一想,深圳户籍人口的利益需不需要保护?”党国英认为,在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要更好的衔接。在承受户籍制度改革压力时,应能保持与财政状况相平衡,并考虑到社会稳定。他引用帕累托改进的原理说,在接纳新居民时,若原住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则原住民应接受调整;当深圳原住民的福利不因深圳其他常住人口转成户籍人口而降低,则他们应该接受这种改革。

  深圳具有独特社会条件

  “有人说户籍改革后,会有更多人涌进来。我认为这个说法不能成立。深圳市把800万常住人口转为户籍人口,有什么大量的人涌入的问题?”党国英认为这种说法很荒唐。他分析说,一个人决定去不去某个城市,在于当地的就业机会多不多、工资水平高不高,“户籍改革后,人口大量涌入的程度会下降,而不是增加。”

  “如果中国社会已迈向老龄化的话,深圳更容易在户籍问题上取得突破。”党国英认为在户籍制度改革上,深圳具有独特的社会条件。“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深圳年轻人的住房和医疗保险不会立刻产生财政福利支出的压力。”他说,可能影响福利平衡的主要是退休人群,但他们基本上都有户口,而需要解决户口的人恰好是给财政账户平衡做贡献的,它是积极的因素。

  观察员看法

  户籍制度改革障碍在于利益关系

  南都公众论坛上,两位现场观察员从深圳本地化角度出发,坦言户籍制度改革的障碍在于利益关系。

  “现行的框架是民间先骂街、学者再呼吁、委员随后提案,这样循环几个来回,十年二十年后才开始解决问题。”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徐道稳认为,党国英教授提出的户籍制度改革路径比较贴近现实,但有一点浪漫主义,在现有的利益博弈和利益表达途径里,这种浪漫很难成为现实。

  “我来深圳已十年,作为小有成就的IT人士,现在仍没深圳户口。”深圳资深IT从业人员徽剑认为深圳为外来移民设置了高门槛,深圳企业很难留得住一些因学历问题而无法落户深圳的人才。
(责任编辑: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党国英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