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全球观察

G20峰会:怎样不重蹈大萧条覆辙

  罗伯特·希勒

  4月2日,20国集团将在伦敦举行峰会,会议的主题是,为了应对目前面临的经济危机,如何建立一个国际间相互合作协调的方案。这正是我们目前所关心的问题。难道这方案真的会管用吗?

  当然,问题的关键还是信心问题。

面临着波及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地的人们,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都在削减开支,就像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那样。当时的亲历者温思罗普·凯斯在1938年这样写道:经济的复苏靠的是“企业和个人愿意投资与消费,而且需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个人来说,就是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对企业来说,就是老板对所从事的行业有信心”。不幸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信心才开始恢复,萧条才真正得以结束。

  伦敦参会的领袖们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财政目标,那就是保证充分的就业和信贷市场的正常化;同时,保证借贷市场的正常化也很重要。人们只有在有了工作、有了借贷信用的时候,才会正常地消费。这样才不会重蹈大萧条时代的覆辙。仅仅依靠财政刺激方案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20国峰会同样要重申一些基本的准则。信心不是靠消费和借贷就能恢复的。人们要了解金钱不仅仅是由政府经济刺激方案来提供,而是要有一个稳定的来源。如果只依靠政府的经济救助方案,最终不能达到恢复经济的目的。毕竟,大萧条时代的结束并不仅仅因为战争导致的大量支出。然后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二战后大家会有信心呢?

  应该看到,二战显著地减少了失业率。例如,美国失业率从1940年的15%下降到1944年的1%。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现象。失业率减少的原因很简单,当然不是由于商业信心恢复,而是那场该死的战争本身:大量的人员或被直接卷入战争,或为战争相关产业服务。

  市场信心的真正恢复发生在二战之后。当时的世界并没有重新回到经济萧条之中。而在1949年,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曾认为世界经济会重新回到萧条之中。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信心恢复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是因为“被压抑的需求”的爆发。由于战争而导致的多年的物质极度匮乏,因此,人们想要过一种正常的生活,战后的废墟也要重建——重建自己的家园,拥有自己的车和其他生活用品。基于以上的共识,人们当时普遍认为不会再有另一次经济萧条。如此强大的需求就如同经济刺激方案,特别是大家都认为这会是一种长久的需求。同样的信心也导致了战后“婴儿潮”的出现。

  在当时的一些观察者看来,“被压抑的需求”只是经济复苏的原因之一。1949年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萧条,在回顾1929年大萧条时期人们的表现时,当时的金融评论家塞尔威·波特说道:“那时候投机盛行,信贷膨胀,我们当时觉得一切都很正常,大家都沉浸在一时的狂欢盛宴之中,没有人意识到危险的到来。”但到了后来,波特写道:“现在,我们一亿公民的心声通过一个中央政府来集中体现,这比我们各自为政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我们需要对政府职责重新认识了。”只有在我们的社会政治观念发生改变之后,其对被“压抑的需求”和“政府职责”的积极方面才能体现出来。

  1947~1951年的马歇尔计划正是这种改变的标志。美国拿出数十亿美元重建战后的欧洲。此举显示出一种全新的理念,那就是关注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为了防止欧洲的衰败,救助的力量必须来自欧洲大陆之外。

  大萧条时代不能接受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而在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开始流行起来。经过二战之后,大家都已付出了超乎寻常的牺牲,为了战后的重建,大家需要同舟共济,共同面对问题。有了这种共识,再加上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所达到的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以上阐述的就是20国领导峰会所要达到的目标。参加的国家必须有着宽阔的胸襟,目的是为了整个人类的经济而努力。就如同救助发展中国家和贫穷人口的那些方案一样,对于那些深陷经济危机的国家来说,重新建立信心是一个最重要的基础,这也就是“马歇尔计划”在二战后所发挥的作用。插图/苏益

  (作者为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翻译:施轶)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