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记者李晓辉
中国钢铁业正在加快产业兼并重组的步伐,民营钢铁业的生存空间似乎已越来越小。然而,昨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首届钢材期货投资高峰论坛暨海通期货2009年投资策略报告会上,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却大胆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民营钢铁在整个市场份额将超过50%。
刘海民进一步表述自己的乐观态度,民营钢铁业有着明显的市场效率、成本优势,比如去年民营钢铁企业单在铁矿石成本一项,每吨钢的单位成本就比中大型国企低500—600元。在未来2年钢材价格和原燃料价格都将在地位徘徊时,民企在市场竞争中会存在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2年我国粗钢产量只有1.8亿吨,到2008年产量已达5亿吨,目前总产能已达6.6亿吨,有1.6亿吨过剩。民营钢铁业正是这种钢铁业大肆扩充产能中实现了大发展,产能从2001年的1860多万吨发展到去年的1.97亿吨,平均每年增加3000多万吨,目前已经占到国内钢铁业市场份额的40%左右。
“在我看来,目前民营钢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极点,根据目前的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不可能再增长,其在信贷、并购方面的政策支持上都有极大的劣势,份额只会减少。”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对早报记者表示。
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技术指标和淘汰目标,并且明确规定了联合产业重组的规模和布局的要求。这其中,对于民营钢铁业只字未提。
联合钢铁网一位不具名分析师对早报记者表示,民营钢铁业不等同于落后产能,很明显在此次规划中已经确立的民营钢铁业将大部分任其“自生自灭”,且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除了像江苏沙钢集团、河北建龙钢铁集团等这样的屈指可数的、已经奠定行业一定位置的民营钢铁有其生存空间外,今后其他民营钢铁业显然只会越来越少。
目前,民营资本退出钢铁业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包括去年日照钢铁与山东钢铁的“转让意向”,今年3月初宝钢集团入主宁波钢铁等。
徐向春对早报记者表示,目前国有企业在机制和成本控制上并没有优势,且负担也较重,民营钢铁业也并不是没有生存发展机会,其对库存、采购上的市场敏感性和成本控制上的优势,还是能够培养一批优势民营钢企大发展。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