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被国际社会寄予带动经济复苏,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厚望。
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已经开启了在这一领域的争夺大幕。对奥巴马宣布其能源战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分析道,奥巴马率先提出的能源救市方案,可能会引领全球掀起一个新能源研发的高潮。
她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相关能源关键技术的突破很可能创造新的产业革命,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而且,这场能源革命不亚于之前的信息技术革命,新能源技术将是下一轮全球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奥巴马要“重新领导”能源世界
“勿临渴而掘井。”2月21日下午,虽然仅有紧凑的40小时访华日程,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还是前往北京市太阳宫燃气热电厂参观访问,并在那里与近50名清华大学师生就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并引用了这样一句中国古语告诫在场的人,凸显出美国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在此之前,奥巴马在白宫举行的一次发布会上宣称,“美国准备在新能源和环保问题上重新领导世界。”
对很多美国人来说,1973年的石油危机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但对美国政府而言,却有切肤之痛。之后的30多年里,美国历届政府通过一系列内外政策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局势,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使美国在极端情况下,也能维持两个月的石油供应。
不过,美国政府一直面对石油进口逐年上升的尴尬事实。随着国际石油价格曾一路飙升至147美元,能源危机再次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事实。
但在此期间,布什政府对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一直到他的继任者——奥巴马的上台,这种情况才开始改观。奥巴马拟定的能源战略与布什大相径庭。这些政策目标包括:实现美国石油独立、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提供大量绿色就业岗位、提高美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等。
在美国通过的7870亿美元经济复苏法案中,189亿美元用于能源输送和替代能源的研究,包括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和传输线路建设等项目;218.3亿美元用于对节能产业的投入;200亿元用于新型汽车的研发和推广。
在寻找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方面,美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生物燃料技术,并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乙醇燃料生产国。为了鼓励其相关工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对玉米的种植、加工给予补贴。部分州甚至通过立法强制要求在汽油中加入10%的乙醇。不过,有专家表示,即使把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和大豆生产国所产的玉米和大豆全部转换成乙醇,也只能够满足20%的运输燃料所需。
2008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占美国能源产出的比例已经超过10%,其中,风能成为最大的亮点。在政策的鼓励下,美国风电装机容量两年内增加了2倍。另外,美国在光伏发电以及地热的利用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中国社科院有专家认为,“走建立在清洁能源技术之上的经济发展道路对于美国来说已经是大势所趋。”
陈凤英评论说,奥巴马新复兴计划的核心是培植新技术和产业,特别是新能源。短期来看,开发新能源和推进节能改造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摆脱经济危机;中长期来看,可重新建立美国的竞争优势,占领后石油时代的经济制高点,对美国的国家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
大国角逐新能源
与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几乎同步,1月26日,由德国、西班牙和丹麦发起的国际新能源组织(IRENA)在德国波恩成立。该机构正式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新代言人”,其宗旨是在全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扩大使用新能源。
该组织将致力于推动全球性的能源结构转型,扩大新能源的使用量,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取技术,建立自己的新能源工业。会议组织者称,参加会议者超过主办国的预期,120多个代表团参加了成立大会。75个国家签约成为成员国。尽管其他组织如联合国和国际能源组织也致力于扩大新能源发展,但IRENA是世界首个完全致力于该项目的国际组织。德国环境部长称,IRENA将比迄今为止的组织更多地关注新能源。
在亚洲,日本能源政策的基本目标是:能源安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简称能源“3E”目标。其中提到,确保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合理利用核能资源对实现“3E”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能源战略和新能源技术争夺一直是全球大国角逐的重点领域。受美国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的影响,加拿大非常重视能源供给的安全性问题,常规能源自给始终是其能源政策目标之一。
在欧洲,英国也强调要保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必须在短期和长期的范围内保证适当而足够的能源安全。法国由于致力于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世界上核电的生产和消耗大国,正是其核电工业使法国大大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
在既无丰富的水能资源,又几乎毫无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供开采利用的德国,自1960年西德第一座原子能发电装置建成后,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德国的核电能力也逐步形成并且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在全球经济面临寒潮的当下,多国更是将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欧盟推行可再生能源计划,将新增投资300亿欧元,创造35万个就业机会。日本通过实施“绿色新政”,计划将太阳能发电量增加20倍,新型环保汽车使用量增加40%。德国计划在2020年前,使可再生能源领域就业规模超过汽车产业的就业规模。英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提供1000亿美元建立7000座风力发电机组,新增就业16万人。韩国在普通家庭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地热、风能和生物能源,并将兴建200万套节能绿色住宅。
而奥巴马政府更是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奥巴马提出在未来三年内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一倍,2012年占发电比例提高到10%,2025年增至25%。
1月29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敦促政策制定者将清洁能源政策和投资作为政府经济复苏刺激计划的一部分。这些清洁能源包括海上风力发电、陆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市政太阳能、垃圾发电、生物燃料和地热。
据估算,全球为此在2030年之前,需要每年投入5150亿美元。据了解,2008年全球清洁能源的投资额达155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04年时仅为300亿美元。
在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看来,美欧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大力推进新能源发展,既着眼于应对当前金融经济危机,更有从战略角度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在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把握主导权等多方面的考虑。对此,中国必须高度重视。
中美之间的战略合作
“中国和美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在能源诉求方面有许多共同利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韩立华认为,利用好这种相同的能源诉求,将有助于中美两国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
美国新政府对新能源空前重视,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扮演了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加能源独立性的重要角色。而依靠新能源发展培植起来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将给民众以信心。事实上,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其一直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未能及时进行结构转型,大量资产涌向房地产市场,最终引发次贷危机。基于此,奥巴马在正式提名新能源部长朱棣文时就宣称,“新能源”经济将致力于美国的可持续发展。
对中国而言,增加就业和拉动经济也成为推动新能源发展的题中之义,而其更为艰巨,也更为迫切的任务则是保障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专家认为,新能源产业需要被视为国家战略性优势产业。业内观点认为,阳光、大风、生物质等能源播撒于大地的各个角落,各国疆土无犯,各自发展,有助于国家能源独立、和平崛起。
除此之外,中国和美国都具有发展新能源的潜力和优势。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主要在美国和中国:美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超过德国,跃居全球首位;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突破了1200万千瓦,其中,当年新装风机达630万千瓦。另外,两国地域广阔,在太阳能以及风能的利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美国和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技术生产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意味着扩大这些技术的规模也可以支持国内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
为此,有专家建议,中美两国应在双方有共同兴趣但各自经验又有限的领域共同调整和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其应着眼于分享相关的专业知识,解决可再生能源开发中关键的信息障碍,降低技术成本。
其次,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需要中美两国加强合作。全球气候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海平面上升,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地下水位升高、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等,同时还将对动植物、农业以及人类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共同协作这一点,许多国家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美国亚洲协会在此前发布的题为《共同的挑战协作应对》的报告中就指出,如果中美两国能成为向低碳和可持续的全球经济战略转变的积极催化剂,整个世界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迈出巨大的一步。
这凸显了中美在能源与气候合作上的重要性。不过,有专家认为,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能源使用激增的结果,所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全世界范围根本改造能源体系。这种转变为中美和其他国家解决能源安全面临的紧迫挑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方法是引进更多新能源和新技术,从而使国家的能源供应更多样化、可靠和独立自主。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