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原本被广泛看好的跨境“姻缘”,在经历了将近200天的考验之后,最终落得个缘分散尽、不欢而散。一起跨境并购案,以反垄断的名义否决,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究竟这是商务部的首次亮剑,以反垄断的名义保护民族品牌还是如传言所说,被可口可乐高层公关的结果?而外电对于此次判决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论同样激烈。
小编点评: 经历了近200天的考验,可口可乐最终没有“喝下”汇源果汁,而朱新礼“专心种果树”的愿望也被迫搁浅,这桩一开始就饱受争议的跨境“姻缘”缘分散尽。商务部的首次亮剑虽已一锤定音,然而“禁止集中”的否决结果,却并未平息当初的争议,反而声音越强。
未能“迎娶”汇源果汁,可口可乐表示了遗憾,但或许这并非是一件坏事。而朱新礼在2月底一个论坛上的“即兴”言论,表示要给可口可乐全球总裁“打打气”,此时看来更是耐人寻味。当真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汇源果汁不觉甜,可口可乐“偷着乐”?
对于收购案被否的结果,网络上欢呼声一片。据人民网跨国公司频道截止24日10时的调查显示:有80.2%的网友对于最终的结果表示赞同;更有94.4%的网友表示,收购涉嫌外资消灭民族支柱企业。留言中“禁止收购,支持中国的产品”、“赞成!民族品牌!民族企业!应发扬光大!”之类的话语,比比皆是。近些年,大宝、乐百氏、中华牙膏、娃哈哈、
苏泊尔、南孚电池等让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品牌一个个被“吃掉”,汇源案已上升到关乎民族尊严的层面。
金融危机当头,现金为王,可口可乐表示不会继续收购不难理解。时下的汇源“有价无市”,再想卖出如此高价并非易事。而重新回到已然萌生退意的战场再战江湖,一切是否可以回到从前?以并购成功为前提展开的工作,提前透支了“卖身金”,如今“卖身”未成,钱又该从哪儿出?汇源的同行们或许尚可会心一笑,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难度是否会加大,中国并购市场乃至外资在华投资是否产生“寒蝉效应”,还需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