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山
在选举中大喊“改变”口号的奥巴马,在执政2个月之后终于向华尔街举起了白旗,在周一公布的盖特纳新版的金融救助方案中,美国财政部将为最多1万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收购活动提供融资,从而扶持“仍在与经济复苏背道而驰”的金融系统。
对此,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第一反应就是“僵尸银行的想法终于获胜了”。的确,在几经周折之后,华尔街的“僵尸银行”终于再度成功的把自己的危机转嫁到了美国民众的头上,而奥巴马也终于在强大的华尔街势力面前举起了白旗。
从内容上看,盖特纳的这一计划和去年布什政府期内推行的老版计划相比,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意,除了利用私人资本这一点上似乎有一点创新之外,其本质不过是当年保尔森的计划翻版。盖特纳提出由政府通过FDIC成立一个类似于聚合银行的基金,以此向私人投资者提供85%无追索权的贷款,其余15%则来自美国财政部和私人投资者,并由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由于在这些投资管理公司中,财政部最多出资可达80%,私人投资者出剩下的20%,这也意味着在该有毒资产剥离计划中,美国政府最多将提供高达97%的融资,只有3%的资金来自私人投资者。私人投资者的风险因此大为缩小,而如果获利的话,只出资3%的私人投资者将可以分得20%的利润。在极端情况下,这一计划和当年保尔森的区别不过是有了3%的私人投资者参与而已。
显而易见的是,对于私人投资者来说,参与这一计划的风险极小而收益极大。然而,对于纳税人来说,他们事实上依然承担了绝大多数的风险,而可能的收益却被大幅度摊薄,如果这些有毒资产未来的价值真的得以恢复,那么相比以前的计划,纳税人的事实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而如果有毒资产的价值丧失,由于这次拟收购的有毒资产数量增加,同意通过这一计划的纳税人的损失也会继续增加。
这个看似对纳税人有利,实则对华尔街有利的政策之所以能被提出,也是奥巴马政府的无奈之举。在经济位于十字路口之际,市场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以获得生机,而剥离有毒资产的行为的确会有助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稳定,加强其放贷欲望,从而为经济成长提供助力,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点,牺牲纳税人的利益不足为怪,而华尔街的游说力量之强也可见一斑。 (作者系香港财经分析师协会会员)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