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各类企业加强管理、推进技术进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定于2009年3月28日在北京召开“2009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搜狐财经作为本次大会的独家门户支持,从现场发回如下报道:
日本经营行动研究学会会长 菊池敏夫教授 |
菊池敏夫(日本经营行动研究学会会长):
我叫菊池敏夫,报告之前,我先讲两点体会:第一点体会,非常高兴,我们又见到了尊敬袁宝华、张彦宁,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名誉理事,今天也拜见了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王会长,以及参加大会的所有有关部门的企业家,还有今天受到一等奖、二等奖优秀企业的代表,我们有机会参加,第一,见到尊敬的老朋友很高兴。第二,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创新大会也深感荣幸。说到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起因是去年9月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暴跌所引起的,刚才有关危机的方面,各个方面负责人也做了精彩的报告,危机从美国引发的,蔓延全世界,四位报告当中着重分析了中国方面的情况,危机不仅仅对中国,对日本也是如此,对欧美也是如此。
第一,我不是企业家,第二我又不是制定政策人,但我长期从事有关企业经营活动的东西,有关经营活动的论文、报告、讲演很多,我今天主要从企业微观的角度,我们长期做这方面的研究,综合起来向大家报告一下。
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危机对日本企业的影响,着重谈企业破产的情况。第二,日本企业和政府对危机的应对对策。第三,企业管理当中很注重企业兼并M&A,日本危机当中,企业在兼并停滞不前的现象,我们看看它的本质是什么。第四,日本企业面临的课题和创新的机会,在这种危机下企业维持问题,这是很注重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危机对日本企业的影响,每一年度的白皮书当中都发表了企业破产的情况,日本企业在这次危机当中破产是非常深刻也是非常严峻的,去年一年多破产企业达到1500家,1500个企业破产金额以一千万日元为计算,破产金额达到一千万日元以上达到1500家,但是有一个特点,65%以上都是由于受到不景气的影响导致破产的,日本企业从03年开始负债陆续增长,尤其是2008年年底为止,已经达到12万亿日元,12万亿日元当中,最大的案件是美国雷曼兄弟证券公司日本分公司,这家企业金额达到3.5万亿日元,上市企业破产情况去年一年达到33家公司,这是从1945年战败以来是最坏的记录。企业破产肯定要涉及到员工失业,去年一年由于破产导致失业员工达到15万人一样,从这个数字来看,日本的企业确实形势很严峻,也可以说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面临着这样的状况。在不景气当中,我可以举三个公司的例子,在不景气当中非常地旺盛,而且企业利润创造了历史以来最高的水平,任天堂公司或者是日本麦当劳公司、东京迪士尼乐园公司。 在不景气当中建筑业首当其冲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企业建设业的企业都是这样,清水建设业绩创造历史最好的水平,另外还可以举东京一个上市企业叫松井建设有425年的历史,它也是创造了最好的水平,并不是说建设业或者建筑业都不景气。在破产方面,我想举出两点,一是在表面来看,日本涉及到50%以上是不景气性的破产,不少的企业是创造历来最高的水平,为什么这样子?要从企业管理或者经营管理角度应该有必要探讨。
将近15万的人是失业的,表面来看是失业,真正来说,实际上并不是失业,公司破产了,这些人没有失业,法制国家有《民失再生法》,根据《民失再生法》的情况下,担当监督人,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原来的公司破产了,但是也是受到政府方面的保护。企业和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样的应对对策呢?一是产品卖不出去,因而导致市场规模越来越缩小,企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可以用两点概述。一个战略就是重组产品和事业部门,针对目前日本国内的情况所需要的产品或者应对这些方面起作用的事业部门进行强化。针对目前缩小品牌,可以举食品、华准品、汽车、家电方面的例子,汽车行业的应对对策,本田汽车把T1赛车终止了,日产公司的汽车用五年时间削减20%,主要是体育赛车方面的研发。这是一个现象,从经营管理来说可以总结两点,一是对产品生活部门,如果从成本核算考虑,根据目前的情况下,根据研究的性是指下,再进行研究,再设计再计划。基本上产品按照分事业部,对产品事业部的亏损或者经济状况都有所了解,涉及到各个品牌来说,不见得是,哪个品牌在目前的情况下,哪个品牌一直是赤字,对这些有必要再进行重新的设计。有好多日本好多企业对新产品或者新视野的开拓是很注重的,如果单纯从目前危机角度来看,这个产品几年来不可能马上看出是赤字或者怎么样,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目前都得是得到大还是损失大,对这一点从长远角度得有一个认识。因为危机了,什么东西裁减,用这个减轻风险度,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尽管一两年内,不马上实现结果,但是从长远考虑的话,在日本市场或者日本各个企业之间经济状态肯定带来好的状况,宁肯目前比较艰难一些,再忍忍一人,从长远角度,根据企业的战略,这种企业在日本也是不少的,在目前的危机情况下,从成本核算的角度,企业的生产部门,企业的产品认为有危机,不得不裁减和削弱,一般的情况可以理解,不能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东西都这么弄,因为新产品的研发或者推销向市场比较有困难,但是从长远战略考虑,站得住脚的时候,忍痛一下,目前觉得有风险,但是从长远考虑肯定要成功的。如何削减或者减少人员费用的问题,日本企业关于人员费用有一个传统的做法,基本上传统的做法是不裁员作为一个前提,一个人一个员工的工资体系基本工资再加上辅助性一年两次的奖金,以及各种补贴或者根据职务补贴,目前情况下,日本企业一直维持这个传统,基本工资是不变的情况下,对奖金或者各种补贴尽可能说服员工,大家一起咬着牙,在这方面削减一下,基本上保持员工放心在企业里面工作。
我用事实给大家报告一下,第六页下面的表都是日文,对74家大型公司调查的情况,最上面是给员工0.0,在日本是传统的做法,尽可能原资,对哪些方面下功夫呢?缩小赤字部门或者关闭一些工厂,达到26%,在内部进行调配或者换岗位的做法,还有23.3%尽可能把加班压缩了,用这样辅助性的方面下工夫,员工基本工资是不变的,最后达到不解雇员工的目的。尽管是这样,不少的企业非常艰难,不得不对员工的基本工资下手,削减员工的基本工资,这样的情景不能说是没有的。在这一点上有一个可喜的动作,日本政府经团联组织的工会,三者协议在员工基本工资上不削减,要维持,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协议,在中国也在说,岗位分享这个制度在所有企业在进行推敲推广之中。企业非常注重成本核算问题,有十个员工,实际上可以削减三个,三方面的协定已经达到一致,所以十个人的工作,把这些人辅助性的补贴削减一下,或者加班的东西也削减一下,把这些人都安排了工作,学会方面非常支持这个东西,不仅这次,以前在危机当中,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时候也涉及到这个问题,尽可能推广岗位分享制度是很重要的。日本政府在现在的经济当中有最新的对策,很值得评价的是,日本政府在国会上,政府紧急拿出75万亿日元扩大内需解决危机的方法,恰好在国会上也通过了,大致有三个方面,紧急的综合措施法,生活方面的措施法,尤其是基本保证生活方面的措施法。另外,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紧急对这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对策,尤其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大型企业进行融资,或者一些企业不景气企业的股票先买过来,各种样的措施想渡过难关。在政府的对策方面讲两点:尽管是调动75万亿日元,拿出12万亿日元,75万亿日元当中12万亿是没问题的,剩下必须在国会里面第一次预算、第二次预算中通过,如果通过的话,75万亿日元是直接兑现的。
政府拿出两万亿日元给日本国民,包括在日本就职或者打工,凡是在日本国内进行登记所有人员,一个人平均给一万两千日元,这个达到2万亿日元,拿出20万亿日本银行专门收购不景气企业的股票,让它渡过难关。第10页有这方面的表格,日本变化是什么样的呢?小全政权的时候提倡小政府大社会,目前的危机情况下,小政府不起作用,已经逐步变化政府功能,尤其在危机当中的政府功能应该大力加强,这一点上已经是一致的。
关于日本企业的兼并,一是相互关系企业上层人员或者企业执行人员,通过双方的协议,为了本着对企业经营管理向前看然后进行兼并。第二种状态,从企业经营角度或者企业经营管理也是提倡这个东西,但是实际上从金融利益上着重强调金融利益上的东西,而且恰恰这个是对目前危机当中起到很坏的负面作用。日本企业在不景气当中,企业的兼并本着经营角度,加强企业经营的角度进行企业兼并骨干企业上是三分之一,整体上来看,好像是停滞不前的,但是从经营角度上企业兼并量是增加的。美国的五大投资性的银行,在企业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反过来也是因为它带来经济不景气,五家大公司基本上面临破产,日本纯经营目的的企业兼并还是在增加值中。
日本企业面临的课题有两点,在目前不景气当中,企业从长远考虑,今年日本的企业开始注重对股东的分红,目前这种情况,说服股东忍一点,从长远的角度上看,所以在股东的分红上不得不削减,让他们有所理解。
日本企业面临的课题,也是对今天大会的创新,不能以昨天的体系、做法视,以它为创新,企业不可能带来成功,必须得有一个彻底的变革才可以。似乎不出现什么成果,日本非常加大力度的是环境方面,尤其是绿色工程方面加大力量是非常大的。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