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栋为本报创刊60周年题词 |
开栏的话
数百年前,广东就与世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30年前,广东又成为中国率先开放的前沿窗口;今天,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加强与东盟及世界各国的合作,更需南大门广东用世界眼光谋划未来!
为此,本报与省外事办强强联手,合作开办《外眼探粤》专栏,用世界的发展来影响广东,抓住全球发展的机遇,为广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鼓与呼。
《外眼探粤》栏目以外国政要及海内外知名人士的高端访谈为主,适时推出针对广东现实而策划的看世界的相关深度话题,敬请关注。
广东印象
一次坦率的质疑促成访问
汪洋书记可以说是一位非常有远见有胆识的领导,并且有能力把大胆设想付诸实践。他的直率令我印象深刻
南方日报:马上就要结束访问了,您怎样评价这次广东之行?
吴作栋: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访问,令我大开眼界。说“卓有成效”,是因为我与广东省的各级领导,比如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以及广州、佛山、深圳等市领导都有很好的会谈和交流;同时,深圳、佛山的高速发展以及广州取得的成绩令我十分震撼,可以说是“大开眼界”。
我曾经来过广东,第一次是1971年访广州,而最后一次是1993年访深圳。所以我一直是凭借过去的印象来衡量广州和深圳今天的发展。因为以前没有去过佛山,所以无法比对佛山现今的发展。这次再看广州、深圳,她们的发展速度令我震惊,想不到广东在这样短的时间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绩,令人佩服!
南方日报:您对广东主政者汪洋书记的印象如何?
吴作栋:去年9月汪洋书记率团出访新加坡,我与他首次相见,这次回访是第二次见面,期间与他有两次会谈。汪洋书记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远见、非常有胆识的领导,并且有能力把大胆设想付诸实践。另外,他的直率也令我印象深刻。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直接提出以寻求解决办法。
比如,他去年来到新加坡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广东与新加坡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为什么新加坡选择苏州建工业园,选择天津建生态城,而没有在广东建一个项目?”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直接把疑问提出来,我就直接回答他,并促成了这次对广东的访问(笑)。
双方合作
高效管理值得广东借鉴
广东领导人认为新加坡在“软件”方面,如管理、提高效率等值得广东借鉴。我们也很乐于看到广东繁荣。一个繁荣的中国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是有利的
南方日报:我们知道您这次来广东是为了推动新加坡与广东进一步合作。这种合作是不是有助于我们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您觉得双方在哪些领域能紧密合作?
吴作栋:不管有没有这场金融危机,新加坡和广东的合作一直发展良好,因为这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合作。目前,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广东已有宏大的举措和规划,就是把位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知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个规划中,广东领导人认为新加坡在“软件”领域,如管理、提高效率等经验,值得广东借鉴。对我们来说,我们也很乐于与广东合作,因为我们希望广东繁荣,希望中国繁荣,一个繁荣的中国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是有利的。
产业转型
加快转型需要完备的保障
广东必须做一个决定:在金融危机中,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加快还是放缓。从新加坡的经验来看,我们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调整
南方日报:正如您所说的,广东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我们都明白,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新加坡也经历过。您有什么经验传授给广东,让这样的痛苦减至最轻?
吴作栋:首先,广东必须做一个决定,就是在金融危机中,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加快还是放缓。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其它地方对广东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都在下降。如果广东决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就意味着有些企业要倒闭,并导致一些工人失业。所以这是广东要做的第一个决定。
从新加坡的经验来看,当面对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决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为那些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端产业,本身就是苦苦挣扎,迟早会被淘汰。问题在于,你是让它们苟延残喘,还是让劳动力得到更好的培训,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产品,然后想办法去照顾失业工人。对于失业工人,我们可以通过再培训使他们的技能得到提升,并受雇于新晋的企业。
南方日报:我相信您的经验和观点对广东决策层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吴作栋(笑):也许是的。但要记住,当决定这样做时,必须更以人为本地去考虑问题,采取措施,尽力减轻由此给弱势群体带来的痛苦。同时,要给予他们信心,说服他们参加技能培训,可以通过技能提升而获得发展。
珠三角纲要
或催生出耀眼“大都市”
《纲要》胆识过人,我预想50年后,这个区域能生成一个耀眼的大都市,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将有着非常精彩的未来
南方日报:不久前,国务院批准并颁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您如何评价?
吴作栋:这对珠三角地区来说是一个胆识过人和令人振奋的纲要,而新加坡也在从中寻求与珠三角地区合作的机会。这就促使我们必须对珠三角发展走势有个十分明确的认识,哪里有新加坡的机会,哪部分新加坡可以参与发展。
珠三角地区涵盖了9个城市,但以前是各自发展。如果他们能在一个纲要中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就可实现城市的协同发展,从而使这一区域得到蜕变式的发展。城市之间既有合作关系,也有竞争关系。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纲要,他们就可能只有竞争关系,并最终导致“零和游戏”的结果,在这样的规则下,人们只会想:“你有的,我也要有!”最终导致相互攀比,同质发展,恶性竞争。现在出台了这样一个纲要,大家就会想“你有的,我可能没有,但我会有其他东西”。这样,“1+1就可能远远大于2”。
有这个《纲要》之后,我可以设想,未来的珠三角可能会涌现一个“大都市”:深圳和东莞形成一个“大城市”并延伸连接广州和佛山。在大约50年后,在这个区域之下,他们就能生成一个耀眼的大都市。所以,我相信,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将有着非常精彩的未来。
面对挑战
世界是新加坡的竞技场
世界是新加坡的市场,也是新加坡的竞技场,我们从来不担心来自某个国家或区域的竞争
南方日报:这个“大都市”会不会成为新加坡的竞争对手?
吴作栋:我们从来不担心来自某个国家或区域的竞争。对新加坡来说,世界是新加坡的市场,也是新加坡的竞技场。即使没有珠三角,也会有印度、越南,甚至是东欧,或者来自美国IT领域的创新性发展,都会对我们构成挑战。所以,我们把世界看作一个充满机会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竞争者的竞技场。
打个比方,作为一种经济竞争力,新加坡要参加“奥运会”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亚运会”。从真实的运动项目来看,我们也许不能在羽毛球或足球上赢得世界性的比赛,但在经济竞技上,我们绝对有能力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只不过,就像是乒乓球一样,我们需要中国的一点帮助(笑)。
东盟合作
通过狮城更易与东盟对接
广东如通过新加坡这一门户与东盟对接的话,可能会比自己直接去运作要容易
南方日报:就像您所说的,《纲要》对珠三角的发展来说是很有前瞻性的,它不仅要求珠三角9个城市相互密切合作,还要求广东省与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其他东盟国家和地区合作。您觉得我们可以在哪些领域展开合作?
吴作栋:我会鼓励广东加强与东盟的合作。东盟拥有逾5亿人口,并把10个不同的经济体整合成一个共同市场。而通过新加坡这一个门户,广东可以更便捷地与东盟接触。当然,我并不是说新加坡是广东连接东盟的唯一通道,也不是暗示广东只能通过新加坡去实现与东盟的合作,只是感觉广东如通过新加坡这一门户去与东盟对接的话,可能会比自己直接去运作要容易些。
明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会应运而生。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加上又是最为靠近东盟的省份之一,广东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加快与东盟的合作。
南方日报:有评论认为,广东与新加坡合作,会“抢夺”与其他省份的合作份额。对此,您怎么看?
吴作栋:实际上,广东与新加坡的合作伙伴关系历史悠久,只不过过去更多的是在民间经济层面上的合作。而如今在两地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双方的合作又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发展层面和更宽的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然,我们同时也与中国其它省份开展不同层面的合作。因此,不存在所谓的“抢夺”,而是错位发展,合作共赢。
吴作栋谈金融危机
中国可靠内需战胜危机
很多人将当下的金融危机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相提并论,吴作栋认为这两场金融危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所不同。其中比较相似的地方就是两场危机的成因都有“过度”的因子。两次危机都已经蔓延辐射到实体经济,但亚洲金融风暴中国和新加坡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次则不同。
他说,“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可以刺激消费,但新加坡如果要刺激消费就必须进口更多的产品,所以这种办法对新加坡来说不起作用。尽管如此,由于新加坡和中国都有较强的经济基础,我相信两国都能战胜这次危机。”
吴作栋个人简历
吴作栋是新加坡第二任总理,1991年9月起接替李光耀任总理,兼任国防部长。2004年8月离任,由李光耀之子李显龙接任。吴作栋现任新加坡国务资政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
吴作栋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1964年毕业于新加坡大学经济系。1966年赴美国留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不久任职新加坡东方海皇集团任财务总监、运营总监,1977年入选内阁,出任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1981年至1990年先后出任过卫生部长兼贸工部长和国防部长兼卫生部长。
2003年末,吴作栋宣布最快将在2004年中辞职,由副总理李显龙接任。2004年8月12日吴作栋正式交位李显龙。
■三城记
苏州工业园靠技术
天津生态城搞环保
广东知识城要创新
携手新加坡探索产业调整新模式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
南方日报:关于新加坡访问团在广东签订的“知识城”项目,外界评价是中新合作的“第三城”,因为之前有很成功的“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这三者有何不同,广东“知识城”的合作落脚点主要在哪些方面?
傅海燕:我们是在90年代开发苏州工业园的,当时配合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新加坡输出了一些高新技术转化成果的经验,促使苏州工业园成为了一个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而天津生态城是中新两国高层2007年提出来的一个新合作项目,也是配合中国当前发展的需要。两国决定在天津建立一个兼顾环保、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三大目标的生态城,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而“知识城”,主要是“企业先行,政府支持”达成的项目。由于广东“知识城”项目的研究涉及与广东和新加坡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新模式,因此也得到了新加坡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南方日报:我们对您的职务非常感兴趣,你一人身兼国家发展部和教育部这两个部门的政务部长,是不是因为新加坡对教育特别关注?
傅海燕:(笑)不是的。这可能是新加坡政界比较独特的一种现象,一种组织上的需要,一种人才分配的安排。在新加坡并不只有我一个人是身兼两职业,有人甚至数职,这应该只是新加坡比较独特的一种人才分配方式。
吴作栋:我想,在这一点上,首先反映的是我们在高层管理方面人才相当稀缺;其次就是我们希望我们的政府能够尽量精干,也就是像傅部长这样的人,有能力的话就可以让她兼顾两个部门。这样运作起来,政府就不会超负荷,而且也避免了人浮于事。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育部和国家发展部两个部门之间并没有一个直接的竞争关系在里面,所以我们敢于这样委任人才。
合作进入“蜜月期”
吴作栋国务资政是去年9月汪洋书记出访东盟四国掀起广东与东盟合作旋风后,率先回访的首位外国政要。
此行硕果累累。双方向紧密合作迈出实质性的一大步: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发占地约50平方公里的“知识城”,一座引领未来发展的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之城将在广州崛起。广东与新加坡合作开始进入蜜月期。
作为亚洲国家现代化的典范、广东“叫板”的对象,新加坡有具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曾经历产业转型这一痛苦过程。作为新加坡第二任总理,执政13年期间,吴作栋带领新加坡人走出了转型之痛,这些经验,正是当下广东的渴望。
高大的国务资政在人群中显得非常突出,走上台演讲时步履稳健从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的独家专访在这种沉稳的基调中进行。他没有回避广东与新加坡联手可能面临的合作与竞争。
就像他欣赏汪洋书记的直率一样。吴作栋先生告诉我们,去年第一次在新加坡与汪洋书记会面,汪洋书记就直率地问他,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新加坡没有考虑过和广东打造一个标志性的项目?当时他有点惊讶,但非常欣赏提问者的胆识和远见,因此坚信广东会成功。
此次访问广东,是吴作栋1971年来访后的旧地重游。当年他从深圳过关,还记得如麻的自行车和公共场所不停播放的革命歌曲。如今,他前往深圳莲花山瞻仰一位伟人的铜像。他见证了这位伟人———邓小平先生1978年访问新加坡时与李光耀的历史性会面。他坚信,中国当年改革开放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吴作栋先生对中国、对广东的熟悉程度也让我们暗暗吃惊,他不仅了解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起义,也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而且对珠三角经济布局及产业战略了然于胸。
对于此次专访,吴作栋先生显然非常重视,不仅有问必答,而且邀请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女士和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全程陪同,他甚至热情地推介傅海燕部长详尽介绍这次与广东合作“知识城“的情况。
在访谈中,吴作栋先生自始至终都流露出一种情感:新加坡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是广东人民的朋友。他深深相信,一个强大、繁荣的中国对于亚洲和世界都有好处。中国经济振兴不仅有助于亚洲,也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总策划:杨兴锋傅朗王春芙
本期统筹:苏才芳陈广腾
访谈:首席记者梅志清
记者谢苗枫
协调:解廷光张全坚
摄影:记者王亮
翻译:容易李志坚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