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危机加剧 全球经济衰退 > 通用汽车濒临破产 > 拯救通用相关评论

奥巴马不是终结者 美国汽车业不会破产

  3月30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否决通用、克莱斯勒改组计划,并警告两家公司作好结构性破产准备,同一天,通用董事长兼CEO瓦格纳在政府压力下辞职。据中国几家门户网站的网上调查,认为两家公司无法渡过难关、美国汽车业从此没落的人占了大多数,有的比重超过了50%。

  那么,美国汽车业真的会破产吗?竞争力就完全不行了吗?不是。

  即便美国汽车企业破产重组,也并不意味着这些汽车巨头就真正死亡了;即便有个别企业真的彻底破产了,美国汽车业也不会破产。

  奥巴马不是终结者

  奥巴马批评汽车高管“领导不力”,并拒绝进一步提供救援资金,这是迄今为止奥巴马对美国汽车界最严厉的表态。

  但也不要忘了,奥巴马在竞选时一再承诺,将最先救援汽车业;一上任后立即成立汽车工作小组,并向通用和克莱斯勒拨付了174亿美元救援资金。

  那么,奥巴马现在是否会迫于压力出尔反尔呢?不会。相反,他的这一表态恰恰是将进一步施救的信号。

  为了向民众有个更好的交代、平衡各方心态,掏钱之前奥巴马不得不对汽车企业多扇几个耳光,一个巴掌打向汽车高管,另一个巴掌打向汽车工会,甚至向汽车工会、债权人施加的压力更大。

  用白话演绎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看,我现在都在拿鞭子抽他们,要求汽车企业加强自救;你们汽车工会也要识时务,该裁员还得裁员,该削减工人福利还得削减,银行也别老向这些企业逼债了,否则,真破产了对大家都没好处,我也不好交代——真应了中国一句俗话,打你是为了你好。

  美国市场刚性需求仍在

  美国汽车业不会破产原因有五:一、美国政府仍将进一步救援;二、美国市场巨大的刚性需求还在;三、个别企业即便破产,其技术积累及汽车人才还在;四、美国汽车业雄厚的工业基础没有动摇;五、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可以使美国汽车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就在3月26日,奥巴马在与网民视频交流时还表示,将对两家公司提供更多的援助;美国发展新能源技术的支持额度总计将超过8000亿美元,全球最高,2月通过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中,直接划20亿美元支持插入式混合动力研发(仅此一项还是短期支出就达20亿美元);美国出台了旧车换购新车的优惠政策;出台了更严厉的排放标准推动汽车业技术升级……美国不会放任汽车企业破产、汽车业没落。

  最主要的是美国市场巨大的刚性需求仍在。

  正如一个人看了平板电视后很难再去买黑白电视机一样,美国民众离不开汽车。2008年,美国汽车销量下降18%,但仍达1320万辆;2009年前两个月,美国新车销量下降四成,但二手车交易量达268117辆,仅比去年同期少了354辆——汽车需求仍然巨大。

  美国汽车业走向衰弱

  美国汽车业不会破产,但走向衰弱却是事实,三巨头危机四伏也是事实。

  美国汽车业的病根究竟在哪儿呢?

  一、由盛至衰是一般规律,产品周期及技术周期都决定汽车业重心,必向后发国家(如日本相较美国就是一个后发者)及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汽车业难挡时代潮流。

  二、技术升级滞缓所致。市场大、油价低,导致美国“高大全”汽车盛行,销量的攀升让三巨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油价上涨、环保要求提高导致美国“大车”落后于市场;新能源研发反复折腾(美国最早研发新能源,并投入巨资,但项目上上下下,一再反复)使日本、德国在此领域后来居上。

  三、大企业病成为常态。三巨头曾四处收购、到处建厂,导致股权复杂、管理层级增加、协调能力减弱,企业高管到各地视察更像是一个演说家,光全球工厂转一圈都费时不少,再加上下属工厂多、配套企业多、员工数量多,形成大企业病。

  四、汽车工会势力大,员工工资、福利负担重,成本控制难度大。

  病根非一朝一夕形成,要根治非常困难,短期更难以奏效。

  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新竞争

  困难并非只光顾美国,2008年,欧洲市场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8%,日本市场汽车销量创下35年来新低。从企业看,创下利润“神话”的丰田也开始裁员,本财年利润预计下降四成。

  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技术革新下的新竞争,决定汽车企业的未来。

  目前,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都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通用计划在未来5年推出20多款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雪佛兰Volt即将量产;福特将于2011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克莱斯勒日前发布了吉普爱国者EV 5、道奇Circuit EV等5款电动车,其中一款将于2010年投产。

  尽管美国三巨头迅速调头,但较日本还是晚了一步,近日,丰田宣布将推出低价混合动力车。

  此外,布什政府支持氢燃料电池,奥巴马政府又支持混合动力,政策的摇摆对美国汽车业的新能源道路仍是一个考验,或许,最大的出路还在于三巨头自救,而加大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资及加快技术转移就是一项明智的选择。近日,吉利收购了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公司,是因为这家公司破产了;几年前,上汽收购英国罗孚,也是因为罗孚破产了。

  为什么非得抱着这些“坛坛罐罐”破产呢?为何不能主动加快技术转移换取市场和资金?——这点或许值得面临困境的三巨头琢磨琢磨。

  

(责任编辑: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克莱斯勒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