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鼓励市民“买文化” 消费券能否拉动文化内需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许多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但文化产业却逆势而上,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抹亮色。如何抓住机遇,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保障低收入人群的文化权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文化部负责人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曾表示,很多低收入群众文化消费愿望很高,可是缺乏现实的支付条件。
文化部正在积极研究探索是否能通过对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地区群众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方式,来满足他们文化消费的愿望,提高他们的支付能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不少地方已经行动起来。据了解,日前,上海演出行业首次推出了10万张“文化消费券”,范围限定为高雅音乐市场;杭州市发放的市民消费券,已有25万多张用于购书、看电影等文化消费,总额超过500万元;长沙也计划在近期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举办“万名市民进歌厅活动月”……

  形形色色的文化消费券,成效究竟如何?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上海、杭州两地。

  上海:10万张“消费券”累计抵用530万元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近日宣布,持2009年度所有场次的东方市民音乐会票根或票券,在3月21日至6月30日期间,至东艺售票处购买东艺主办并在售的46台54场演出时,可等额抵用。东方艺术中心由此成为沪上演出行业中首家推出“文化消费券”的企业。

  推出“文化消费券”的第一天,上海市民张女士就用全家3张面额80元的市民音乐会票根,换购了一张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880元的门票,只支付了640元,相当于打了七折。

  据统计,由旧门票“变身”而来的“文化消费券”将达10万张,累计抵用金额约530万元。可抵用范围几乎囊括今年东艺所有重头演出和颇受欢迎的系列演出,覆盖近10种门类。其中包括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六把大提琴”、匹兹堡交响乐团、美国国家交响乐团等世界顶级乐团专场音乐会;也有爱尔兰踢踏舞、国际近台魔术、名家名剧月等演出;还包括“未来大师”独奏重奏系列、“东方魅力”民乐系列和“经典夜上海”爵士演出等系列演出。

  东艺总经理林宏鸣表示,“推出文化消费券并非盲目促销,而是希望争取和引导更多观众亲近高雅文化,扩大文化需求。”为何选择票根或票券等额抵扣的方式?林宏鸣解释说,此举意在让消费券顺利直达目标群体——喜爱高雅音乐、有潜在艺术需求的观众。

  截至目前,已有近300人使用了这种特殊的“消费券”。据测算,如果价值530万元的消费券全部抵用,将占到东艺全年演出收入的15%左右,这对于全年演出经营基本维持平衡的东艺,是一笔不小的数额。

  杭州:文化场所已回收“消费券”25万张

  今年1月,浙江杭州市首次发放了1亿元的市民消费券。从3月底开始,第二阶段近6亿元的消费券开始陆续发放。按照杭州市的规定,这些消费券除了在指定商贸企业用于购买商品,还可以在指定服务单位用于文化消费。第一阶段,消费券指定使用的文化场所有20余家,其中电影院10家、书店6家、剧院6家;第二阶段,增加了35家书店、2家娱乐场所,总数达到57家。

  据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最新统计,消费券在杭州助推了一场文化消费热潮:从1月24日至4月1日,消费券指定使用的文化场所共回收消费券250249张,面值总额50多万元。其中,18万多张消费券用于书店,约占72%;5.8万多张消费券用于电影院,约占23%。另据统计,今年春节前后消费券使用高峰时段,几大主要影院收入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为吸引更多市民群众将消费券用于文化场所,杭州市第二阶段消费券使用“文化娱乐行业定点企业管理办法”中规定,在一般优惠促销活动或标价的基础上,图书消费按消费券面值的5%优惠,也就是说100元消费券可以购买105元的图书;电影、演出等娱乐消费按不低于消费券面值的20%优惠,即100元消费券可以当120元使用。

  许多消费券指定使用单位纷纷推出优惠服务举措。像电影院推出“持消费券送免费电影”活动,使用两张消费券可以赠送一场指定电影;浙江胜利剧院推出“越剧戏迷会”会员卡,除了会员七折优惠外,使用消费券还可再享受八折优惠。

  仅靠消费券是不够的(快评)

  闻 白

  “消费券”这个词近期变得越来越热。与各地推出各种旅游消费券不同,沪杭两地推出了“文化消费券”。虽然“埋单”方不同,用途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刺激国民消费,扩大文化内需。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更愿意从文化产品中寻求精神慰藉。文化产业这种“逆经济周期而上”的特点,已经被多次证实。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发放消费券,尤其是给低收入人群发放消费券,争取把大家吸引到书店、影院或卡拉OK厅,在经济寒冬中,给“文化暖流”再添一把柴,再加一把火,听起来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各地传来的统计数据,也着实令人欣慰。

  不过,必须要看到的是,扩大文化内需,壮大文化产业,消费券的刺激作用其实非常有限。换句话说,这种一时的刺激是个办法,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试想,这个月的券用完了,下个月呢?下一年呢?比发券更重要的,是创新方式释放百姓的文化消费能力,解决好我国在文化事业上的投入不足、投入方向上的偏差等问题,把电影、图书、娱乐等文化消费偏高的价格适度降下来,给老百姓多建一些文化站、平价影院、农家书屋等普及型的文化娱乐场所,这样,百姓才能真正消费得起文化。那时,即使你不发券,他也会主动来“买文化”。

  记者 曹玲娟 江 南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林宏鸣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