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广州市消委会获悉,今年一季度,广州市工商局、广州市消委会12315热线共接受消费者投诉6881宗。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诉量和举报量分别上升了54.7%和60.8%。值得一提的是,汽车消费投诉比增高达64.9%,成为投诉新热点。
汽车商家临时提价、不按约保修或赠送礼品等备受质疑。
汽车商家临时提价不按约保修 据介绍,第一季度广州12315共接受申诉6881宗,已办结投诉案件6344宗,调解成功率92.1%,共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83.3万元。
其中商品类3797宗,占投诉总量的55.1%,服务类3084宗,占44.8%。申诉量同比上升54.7%,增幅较大。
商品类投诉最多的是手机,数量达691宗,反映的仍是“老大难”问题,如质量不过关和售后服务不完善,销售商和维修点遇到问题相互推卸责任,翻新机、拼装机等假冒伪劣手机充斥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汽车类消费投诉122宗,同比增长高达64.9%,成为投诉新热点,针对的是商家要求延时提车、临时提价、提车时车身有刮痕等瑕疵、不按约赠送礼品、进行保修等。
两企业涉及合同欺诈 服务类投诉方面,前六类是通信、家电维修、互联网、美容美发、有线电视、餐饮。
其中通信服务类投诉量有978宗,仍然占据服务类投诉首位,运营商擅自开通收费项目,用户退订手续繁杂;通信信号差;赠送的金额无法抵扣欠费等……饱受市民诟病。
举报共3315宗,居前三类的是无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违反工商登记法律法规案件。其中涉嫌合同欺诈举报28宗,主要涉及广州鑫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诺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典型案例
案例1 空壳公司卖“短命”电话卡 如今,广州街边四处可见电话充值卡销售,但有谁料到其中陷阱密布?
近期12315接到多名消费者投诉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售卖的充值卡无法继续使用。该公司通过在路边摆摊和网上订购推销充值卡。邬先生交了200元委托该公司充值200200电话回拨卡。商家承诺充200元送180元话费,拨打长途、短途话费均为0.15元/分钟。令人咋舌的是,邬先生的电话卡忽然“短命”,正常使用几天后就不能使用,也联系不上商家。经查,该公司为空壳公司。
案例2 1980元丰胸产品反惹头晕 黄小姐至今仍懊恼不已。前段时间,她通过电视购物向某公司购买了一套价值1980元的丰胸产品,希望能有所收获。意想不到的是,黄小姐在使用后非但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出现头晕等身体不适。该公司曾承诺三个月内无效可退款,黄小姐于是致电要求退款,却遭拒绝。经查,黄小姐提供的地址无法找到该公司。
市工商局、市消委会一季度共接此类投诉来电278宗。主要反映消费者通过电视购物广告,向商家购买电子产品、美容化妆品、玉器首饰等商品,当消费者发现产品功能与广告宣称不符、货不对板时,商家往往以各种理由推卸售后责任,而由于消费者无有效购物凭证,或与卖方无书面形式的售后条款等情形,导致难以进行调解。
案例3 预付8万元学溜冰“被套” 李小姐等70位家长共交了8万多元的学费,让孩子在越秀区西湖路某溜冰场学溜冰,约定是国家级教练一对一授课。然而,一年后,上述教练因溜冰场原老板非正常离开而被解雇。现在教授课程的教练都不是指定教练,也没有教练牌照。于是,家长们要求溜冰场退回余款均遭拒。经反复调解,溜冰场经营方才拿出了最终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此类预付费问题多出现于美容、健身等服务消费中,市工商局、市消委会一季度共接收此类投诉来电303宗。
广州市消委会指出,消费者使用预付款会员卡消费时,经营者往往设置许多不合理条款,免除自身义务。有的甚至以门面转让、声称破产等理由降低服务标准或迫使消费者转卡至其他店面消费,消费者想退款又遭商家拒绝。记者胡良光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