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政策·监管

央行:狂印钞或引发恶性通胀

  央行:狂印钞或引发恶性通胀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天量贷款需几个月消化

  央行在昨日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一季度)》(以下简称《报告》)中表示,中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外部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

  此外,在《报告》中,央行还首次对“定量宽松”政策进行了系统性阐述。

  央行以专栏文章的形式,详细介绍了2009年以来全球主要中央银行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央行称,全球多国央行采取以量化宽松为特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蕴藏着较大的风险,随着更多经济体跟进,主要货币汇率贬值风险可能加大;同时也加大了未来全球通货膨胀的风险。

  自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瑞士、美国、日本等国的中央银行在下调政策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进一步采取了以量化宽松为特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包括国债在内的中长期债券等措施继续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

  “主要经济体激进的货币政策促使全球货币条件进一步宽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通货紧缩预期的恶化……如果中央银行在经济复苏时不能及时回收巨额流动性,可能再次埋下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隐患。”央行在专栏文章中称。

  以美联储3月18日大量购入债券的声明一度引发美元贬值为例,央行指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主要货币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

  央行还对主要经济体债券价格表示了严重担忧。央行称,大规模购买中长期国债和增加购买普通机构债的政策,短期内或能维持债券收益率在较低水平,但从中长期看,随着金融市场趋于稳定、经济逐步恢复,通胀预期强化、利率上升、中央银行回收流动性等因素可能导致债券价格大幅调整。

  可查资料显示,中国眼下是美国国债最大的买家。

  专栏文章最后总结称,目前已经采取或即将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握好后续政策的力度和制定合理的退出机制:一方面要能够对抗短期通货紧缩预期的加强、促进经济尽快复苏,另一方面又要能保持币值的相对稳定,并避免中长期风险的挑战。尤其是,在经济复苏时,如果这些非常规政策退出过快,可能给经济带来新的冲击;但如果退出过慢、流动性回收不够及时果断,又存在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

  ◎ 报告摘要

  ●3月份贷款猛增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商业银行季末考核等因素影响,有“冲时点”的成分。4月份以至未来几个月,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

  ●当前全球经济处衰退之中,经济在潜在产出水平之下运行的格局未变,产能过剩及需求不足构成下一阶段价格下行的主要压力。但国内经济回暖和货币信贷较快增长有利于抑制价格下行。

  ●目前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民间投资意愿偏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强化。下一阶段如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则信贷仍需一定力度增长。

  ●快速增长的货币信贷与相对缓慢的实体经济存在反差,有一定合理性,但也要防止经济波动加大的风险和不良贷款反弹风险。此外,近期银行贷款集中于政府项目,虽有利于较快拉动投资,但也要合理评估地方政府的负债能力,并观察分析对社会投资的带动效果。 

  记者观察

  央行政策思路“稳中有变”:“信贷投向指导”跃然纸上

  东方早报记者 姚伟

  正当市场人士纷纷希望借助4月份信贷数据揣测央行的下一步举动之时,央行昨日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一季度)》(下称《报告》),部分揭开谜底。

  在《报告》对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的阐述中,虽然央行依然强调要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但在多处具体表述中,都是稳中有“变”。

  《报告》称,将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科学安排公开市场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灵活适度”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

  与央行副行长易纲4月23日发布在央行网站上的《坚定不移地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文相比,此次央行以“灵活适度”四字替代“继续保持”的表述,为“流动性”定性。

  货币总量方面,央行亦用“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替代了易纲关于“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表述。

  4月23日,正是市场揣测猜测央行政策最为热烈之时,易纲的文章当时曾被普遍视作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风向标。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方面,《报告》已经悄然增加了“加强对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指导”的表述。

  此前,多位银行业内人士曾指出,如果监管部门想防止银行再次出现一季度天量贷款的情况,“除窗口指导几乎没其他办法”。

  某国有银行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央行想要提高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譬如让银行增加给中小企业的信贷,“在现行的体制下,最好的办法也就是窗口指导”。

  事实上,不少市场人士早就预期央行货币政策将出现微调,但这些专家也大都相信,在整个货币基调上,目前尚不会出现明显改变。

  就在昨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上海说,“我们在一定时候会调整方向,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说理解政策要从时间跨度、从动态的角度理解,但愿操作者都具有动态的观点。”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