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国出口趋稳给市场带来的乐观预期,或将随着甲型H1N1流感等外部冲击在短期内落空。我国出口产品的“土豆效应”难敌需求下滑,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将延长贸易从底部回升的周期,拖累贸易复苏步伐。
分析人士预计,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将继续呈现负增长,二、三季度外贸政策“弹药”不会继续频出,而是重在贯彻落实前期政策措施。
“土豆效应”难敌需求下滑 自2008年11月我国出口出现负增长以来,今年2月份达到最大降幅25.73%。但受益于出口商品弹性以及出口退税等扶持政策,出口快速下降势头在3月份明显减缓,市场也随之出现对于出口降幅逐渐趋缓的良好预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达到49.1%,逼近50%的扩张临界点。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此前在美国也表示,4月份前20天的数据显示,中国外贸衰退有所减缓。
不过,专家认为,我国出口产品具有“土豆效应”的特征,即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产品转向中低端产品。这会推高中国低端出口产品的销量,但在外需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出口回升的力度十分有限。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二季度,我国出口将继续呈现总体下降态势,但降幅将有所缩小,“从去年基数看,进出口高点主要出现在二、三季度,因此进出口同比在今年二、三季度转为正值的可能性很小。”
在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滕泰看来,“土豆效应”只对极少数奢侈品起作用,对促进我国出口不会起决定性作用。预计今年二季度我国出口同比仍下降15%左右。
另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仍然上升,我国产品价格优势明显下降也是短期内出口回升乏力的重要原因。一季度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折算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25%,这将对我国出口产生直接影响。国家信息中心报告预计,二季度我国出口额将同比下降20.2%左右。
从进口方面看,随着海外市场趋热,大宗商品交易价格近期回暖走高。李健指出,尽管这种趋势能否持续尚待观察,但我国进口商品价格可能随之走高,贸易顺差将继续收窄。
甲型H1N1流感出口雪上加霜 从全球范围看,全球贸易萎缩渐近底部,但V型反弹仍然难现。加之甲型H1N1流感等外部冲击,出口企稳的预期短期内或将进一步落空。
发达国家的进口跌幅已到40年来的低谷,最近的数据显示发达国家进口下滑可能已经接近底部,但在底部徘徊的风险犹存。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这轮全球贸易萎缩程度已较亚洲金融危机和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更为严峻。因此从底部回升至危机前水平的周期可能比以往更漫长。
就短期而言,各国防范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势必会导致全球贸易在短期内进一步萎缩。对照2003年第二季度SARS集中爆发期间的外贸表现看,出口和进口在短期内都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不过当前全球贸易形势今非昔比,预计我国出口进一步萎缩的可能性更大。
目前受甲型H1N1流感影响最大的两大经济体——墨西哥和美国,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1—3月份,对美出口占我国总出口比重的18.5%。墨西哥目前是我国对拉美地区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其中,墨西哥25.8%的进口来自中国。其他出现疫情的发达经济体经济活动的收缩,也会对我国出口产生影响。
外贸政策重在贯彻落实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六次调整出口退税率、实施贸易融资优惠政策等,对稳定出口产生积极效果。分析人士指出,二、三季度外贸政策“弹药”不会像前期频出,而是重在贯彻落实已有措施。
前期出口退税率虽然已经上调,但需保证退税及时到位返还到出口企业手中。另外,国家近期实施的提高出口买方信贷额度、扩大出口保险覆盖面、对外发放人民币贷款、尝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措施的效果,也有待观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认为,可以考虑把过去的“保出口”调整为“保出口企业的生产能力、竞争能力,保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这是更加现实可行的办法。
在贸易救助政策中,贸易融资是最现实和最迫切的问题。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认为,可以考虑为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内销提供融资,这样还可以降低融资风险。此外,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大胆使用汇率手段风险不大。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