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国际清算银行例行会议上,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的一番言论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特里谢指出,全球经济下滑趋势可能已经见底,一些经济大国正摆脱经济衰退的阴影,开始重新复苏。
同时,他也提醒各国央行官员,不能对前景过度乐观,要想保持中长期物价稳定,“退出策略,或者说通向可持续成长的途径,绝对是最关键的”。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评价说,特里谢并不是在代表欧元区,而是在代表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行长发表此言论。
全球经济衰退或已见底 特里谢在讲话中说,全球经济已经到了拐点,有些国家已经越过这个拐点。他指出:“总体而言,我们看到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但是我们也看到某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加速。”
美国白宫11日发表报告认为,今年1月份通过的7870亿美元刺激经济方案正在付诸实施,该方案将在2010年前为美国挽救或创造350万个就业岗位。据悉,350万个就业岗位增量是建立在相对保守和广泛接受的估算方式基础上的。根据相对保守的估算,美国GDP增幅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可带来1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路透社的报道称,预计美国经济将在今年年底开始复苏,并将在2010年获得动能。具体来说,今年美国经济将下降1.2%,2010年和2011年将分别增长3.2%和4.0%。
有“国际金融大鳄”美誉的美国著名投资家索罗斯11日也表示,全球经济的恶化趋势正在减缓,金融系统的崩盘局面已经扭转,各国采取的刺激计划已开始见效。当天,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援引索罗斯的话说,亚洲将率先走出危机的泥潭,而中国将有望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此外,《金融时报》对除日经指数之外的全球股指的统计表明,全球经济呈现的“试探性”复苏迹象带来的利好,已使全球股市自3月份的谷底反弹了40%。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公布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综合领先指数也显示,法国、意大利、英国和中国已经出现经济回暖迹象。经合组织说:“尽管复苏信号仍很微弱,但是在这4国领先指数中却占据主导地位。”
未来复苏之路并非坦途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指出,全球经济的拐点即将到来──但不是现在。文章称,尽管经合组织公布的领先指数为一些经济体带来了希望之光,但它们也显示,世界四大经济体中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经济距离恢复增长还有时日。在主要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显现了最为明显的复苏势头,而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领先经济指标仍在下跌。
在欧元区16国,11日公布的黯淡工业产值数据,表明了该经济体一季度经济放缓的严重程度。经济学家预测,将于15日公布的数据可能会显示,欧元区一季度GDP较上一季度收缩了2%至2.5%,较上年同期下降了超过4%。这可能是欧元区经济的最差表现。
此外,目前全球企业都在大幅削减支出,这也可能会打击到经济迅速复苏的前景。美国运通公司对全球将近300名财务高管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预计全球经济到明年上半年会恢复增长。不过,有2/3的受访高管表示,他们的公司正在削减今年的资本投资,超过半数的公司正在裁员,1/3的公司正在削减福利,29%的公司在下调薪水或奖金。
就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天相投顾分析师石磊认为,中国经济回暖的基础并不稳固。尽管目前市场预期GDP同比增速将持续提高,但考虑到一季度GDP增速是6.1%,如果今年的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GDP分别按照7%、8%和9%的速度增长,简单按照去年GDP各个季度的比例来看,2009年全年的GDP增速就是7.7%左右,因此要达到全年GDP增速8%的目标,经济刺激政策还不能放松。
央行需备“退出策略”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美国和欧盟都先后实行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各方开始担心未来全球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但是,何时需要撤出旨在刺激经济成长的货币政策(也就是“退出策略”的时机选择)将成为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的艰难挑战之一。
美国《商业周刊》的文章说,即使是在常规的货币政策环境下,紧缩性政策的时机选择也绝非易事。如今的决策者没有可以借鉴的路线图,因为许多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已使得局势变得异常复杂,也极大地增加了政策失误的风险。
美国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杰弗里·拉克也警告称,一旦经济确定复苏,则美联储需要缩减庞大的资产负债表,以避免通胀蹿升。他还指出,判断货币政策制定者何时需要撤出旨在刺激经济成长的货币政策,是他们所面临最艰难的挑战之一,“如何选择适当的时机撤回刺激方案将是个挑战,我相信避免等待太久或动作太慢的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当前的中国国情,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指出,由于我国短期内面临的仍是通货紧缩压力,而长期又有出现通货膨胀的隐忧,因此未来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应把握好灵活性和前瞻性。在经济数据没有根本性好转之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应该保持,但具体的政策措施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一系列经济金融因素综合考虑,保持其灵活性。考虑到加息是应对物价上涨的主要工具,所以在近期流动性比较充裕的背景下,央行不宜再将利率水平调得太低,以免将来通胀预期再起之时加息步伐难以及时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