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国际能源署“石油需求降但GDP在增”:产业调整导致部分数据背离
■晨报首席记者 周 凯实习生 周维纬
石油需求在下降,国内生产总值(GDP)却为何较快增长?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的《全球石油市场报告》对中国经济数据的可信度提出了质疑。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处有关人士在接受晨报采访时回应称,统计数据完全可信,两数据的背离主要源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石油需求下滑,GDP在增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认为,中国公布的今年一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6.1%,然而当季石油需求却出现3.5%的降幅。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力需求也异常疲软。“鉴于分析师难以从独立生产商获得有关库存和炼油产量的数据,准确估算中国的石油需求相当困难。”国际能源署表示,要与中国政府公布的经济增长水平相符,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应该更为强劲才行,除非收入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
鉴于上述观点,国际能源署给出了另一种可能性:中国公布的今年一季度GDP数据不准,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也过于乐观,并未反映真实情况。
产业调整导致数据有质疑
对国际能源署的质疑,晨报记者随后联系了国家统计局新闻处,相关人士表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撰写的《如何看待GDP增长快于工业生产增长》一文,已经充分地解释了最近能源数据和GDP数据之间的冲突问题。
根据祝宝良的文章,三大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对GDP的数据有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幅回落幅度高于GDP增幅总体回落水平(这与中国当季石油需求下降3.5%、发电量出现负增长等情况相符),但第二产业对GDP增幅的拉低效应却被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GDP增幅的推升效应所抵消,因此官方公布的GDP统计数据可信。
数据冲突不是新问题
事实上,能源数据和GDP数据的冲突问题,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在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就被问及类似的问题。
当时有记者问李晓超,为什么中国工业生产在第一季度增加了5.1%,但用电量或者发电量却下降了3%?是中国工业利用能源的效率突然提高了,还是在数字统计过程中有虚报、高报现象?
李晓超当时表示:“直接从数据上是很难解释的,但我可以告诉大家,工业增长速度是准确的,用电量也是准确的。”他接着解释说,从长期看,这两个数据在方向上、趋势上一般来说都是一致的,但在短期上,有个别时期会出现反向变化。
李晓超还当场发出邀请:“这个问题可能跟数据、技术有一定关系,从经济现象直接解释有时候也解释不清楚,但我希望大家一起来找出个别月份这两个数字出现背离的原因。”
GDP统计方法仍需改进
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仅凭能源和GDP数据不相符,就认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不准确,不妥当。
“用电量、用油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和GDP的晴雨表,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从长期看,它们具有较高的观察价值,但短期内的波动异常是很正常的。”庄健表示,“国家正在抓紧进行的节能减排、经济机构性调整等都会影响上述两个经济数据。”
虽然并不认为公布的经济数据有误,但庄健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数据统计需要改进,需要从更全面的角度,更科学的方法去统计。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