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宛霞 发自北京
宅急送,这个一度传言“亏损过亿、大量裁员、就要垮掉”的老牌民营物流企业,如今已宣称安然过冬,步入恢复发展期。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2008年内部策略失误,在总裁陈显宝的带领下,宅急送已经扭亏成功,成本下降30%的同时开始大面积盈利。
提升普件业务
“宅急送之所以提前进入春天,是因为宅急送的冬天比其他企业来得早一些。”陈显宝说,物流业颓势从去年9月开始显露,以往一直持续的30%左右的年增长率成为过去,宅急送如果想通过扩大规模带来效益必将死路一条。“经济回落,企业顺境中掩盖了的问题,这会儿暴露了出来。如果能顺势做出调整,正好迎头赶上。”
2008年7月,创始人之一的陈平启动宅急送主业向快递转型的攻坚战,同时全面扩张网络。宅急送2008年前期亏损的背后,是其从普件快运到小件快递的急速转型和快步扩张的“内热攻心”。
当时的宅急送普件、快件、运营拆分后在基层运转,普件收入下滑、快件质量下降、客户投诉骤然猛升。“普件业务是宅急送的创业根本,如果在快件还没有做成熟的情况下,扬短弃长,宅急送将面临崩盘的危险。”陈显宝回忆起去年10月至12月的日子,称“及时刹了车”,他将普快分公司全部合并,经营战略重新调整回提升普件业务上,同时稳健发展快件业务。
2008年宅急送大力发展小件,建点招人,至10月份员工总数21000人。当年7~9月,宅急送每个地方分公司被拆分为快件公司、普件公司、运营公司3家分公司,随后又在11月份重新整合。管理之乱使得服务质量急剧下降,过度的扩张使宅急送绝对准点率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规模大不一定抗摔打,企业健康发展要构建软硬实力相匹配的治理结构。”陈显宝说。
随后两个半月,宅急送除进行机构调整、人员调整外,对网络进行了优化,使运营成本大幅下降,为企业盈利创造了条件。
改变家族经营模式
面临着行业不景气、企业转型不利的双重压力,宅急送原总裁陈平于今年1月宣布离开。
与陈平的扩张思维不同,陈显宝稳健了许多。为改变家族管理模式,宅急送管理层新建了三个委员会,即决策委员会(对重大政策集体决策)、运营委员会(对服务等进行管理)、预算委员会(对财务的科学决策)。意在使决策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立。
此外,为度过当前经济寒冬,宅急送开始企业内部抱团。2009年,宅急送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干部和优秀员工配股。通过员工持股,让干部员工既是企业的经营者,也是企业的所有者。第一,持股人每年可以得到分红,按照宅急送常年的水平计算,每股可盈利0.3元~0.5元,除了分红,剩下的则转变为资产;第二,上市后有巨大的未来价值。
说到宅急送的未来,陈显宝说,“要照着世界最好的葫芦,才能画出世界上最好的瓢来。”一个完整、有发展空间和伸缩能力的物流企业,必然包括邮件包裹、速递和企业物流三大业务板块,这也是所有物流企业成长中不可回避的规律。“要把宅急送做成中国的宅急便、中国的联邦快递的目标不变。”
陈显宝说,今年一个很朴实的目标,就是要让宅急送的全体干部员工普调一级工资,让各级干部特别是各单位一把手拿到高额奖金。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有望实现。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