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重启的传闻和预期,正在A股上空盘桓。
IPO重启对市场带来的冲击,除通常认为的分流资金外,还有一个就是可能使限售股数量继续增加,而限售股解禁一向被认为是导致A股下跌的原因之一。
而“大小限”问题正是导致新股发行被关闭的原因之一。
因此,对于探讨中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来说,该问题无法绕开。
包括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在内的众多专家均认为,缩短限售时间将在缓解日后解禁压力的同时,对一级市场形成倒逼,改变新股发行价扭曲的现状。
IPO开闸拷问限售期
IPO重启传闻再度袭击股市。
5月22日,《人民日报》旗下某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IPO重启最关键的不是创业板细则,而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管理层可能这两周内公布IPO新办法征求意见稿。
受美股隔夜下跌及上述消息影响,当日,沪深两市小幅低开,顺势探底后展开反弹,在权重股带领下强势翻红,但午后港股大幅跳水,A股再度下探,幸尾盘金融股护盘拉升,最终两市缩窄跌幅收回部分失地,两市成交量1546.12亿元,对比近三个月日均成交2011.50亿减少23.12%。
实际上,在IPO重启的等待和期盼中,A股经受考验已持续数日,5月19日创下2688.11点本轮反弹高点后,上证综指连续表现弱势:前周后三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3%,全周跌幅1.8%。
天相投顾5月22日收盘后评述称,IPO不会改变股市运行趋势,新股发行定价必须尊重市场化原则,只要把握好发行节奏,即使IPO重启也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冲击。
但在某市场人士看来,IPO重启带来的冲击除分流资金外,还有一个是使限售股数量继续增加,而限售股解禁一向被认为是导致A股下跌的要因之一。
天相投顾统计显示,2009年将有6893亿股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解禁规模比去年增加近4倍,2009年IPO限售股份解禁4513.15亿股,占比65.48%,股改限售股解禁2236.47亿股,占比32.44%,增发限售股解禁仅143.43亿股。
而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现存限售A股为11230亿股,而其中由于IPO首发带来的限售股仍占绝大部分。以上述65.48%的比例计算,IPO限售股存量将达7300万股。
去年11月底以来市场反弹,许多限售解禁股也走出不错行情,部分投资者感觉到“大小限”的威胁似已远去。
大小限威胁待解
不仅如此,股市“堰塞湖”的存在,还会影响到一级市场定价,而这也成为近期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讨论的焦点所在。
申银万国林瑾认为,实际上新股的发行定价是名义上全流通,但实质是非全流通定价。因为大家给新股定价二级市场价格预期时,其实包含了流动性溢价,因为这些新股上市之初流通比例较小,所以新股发行价格相对较高。
5月21日的一次论坛上,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锁定期长本是为保护投资者,但过分溺爱的结果可能形成事实损害,
中国石油(601857.SH)上市之初股价高企就和限售部分过大不无关系,因此不要把限售时间拉得太长,不要搞成3年、1年,这样让大家觉得真正的全流通是将来的事,现在炒作较容易。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称,美国相关法案不规定锁定期,只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披露锁定期有多长,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持股人的锁定期一般是三四个月,6个月是最长的。
“香港市场的做法也不像A股把所有原股东的股份都限制一年或三年,他们主要是限制控股股东股份,时间约6个月,其他股东则没限制”,林瑾称。
徐洪才建议,为解决限售股导致的定价扭曲问题,A股可以考虑在首次上市第一天允许5%的发起人股份流通,3个月后允许10%,6个月后全流通,加快流通进程,缩短时间,形成倒逼机制,让二级市场能够回归内在价值,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
但知名维权律师严义明对此表示担忧,在目前的法律环境和道德素养之上,如果允许发行人在3-6个月后全身而退,可能存在很大的道德风险,甚至可能影响该企业的持续发展。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徐洪才解释称,缩短大小限的限售时间,实际上是从二级市场理性定价入手倒逼一级市场,让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价格形成压制和引领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种机制,仅一级市场孤军深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难以成功。
如果放任一级市场价格继续扭曲,上市公司以超高市盈率融到巨资,实际上这个钱进了大股东腰包,相当于大股东在一级市场提前回笼资金。徐洪才称,相比之下,还不如上市第一天就允许5%可以流通,这可以适应一个全流通的市场。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