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谨慎看待结构性理财产品“卷土重来”

  谨慎看待结构性理财产品“卷土重来”

  ■本报记者 张炜

  近来,随着全球股市及国际油价的反弹,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正“卷土重来”。西南财大的一项最新统计显示,虽然保守型产品仍占主流,但结构性产品数量大幅增加,5月18至22日之间发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就达13个。

  在去年的理财产品“零收益”风波中,结构性理财产品可谓“臭名昭著”。随着全球主要市场走熊,“翻船”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4月份共25款结构性理财产品未实现预期收益,占全部到期结构性理财产品的58.14%。让投资者感到可气的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挂钩品种大涨,但自己却变成了零收益。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更像投资者与银行间的“对赌”。

  例如,最近到期的一款某银行2年期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4只H股。每半年支付一次收益,每次收益的计算取决于4只股票的相对表现,最低为零。收益计算公式,则是“15%—相对表现”。这就意味着4只挂钩H股间的涨跌幅越小,理财产品获高收益的可能性越大;假如表现最好的个股与最差的个股间相差15个以上百分点,投资收益则为零。该产品第一个半年计算收益时,正逢股市走牛,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分别比初始价上涨70.63%、30.41%、69.32%、104.83%。可投资者眼睁睁看着表现最差的中国银行上涨30.41%,却因15%—74.42%(相对表现)成为负值,而使理财产品成为零收益。

  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这样的状况,是银行“不动脑子”的结果。在大牛市中,上述4只H股看似均属于中资银行股,但招商银行与中国银行不是同一类型,即便在A股市场上也不可能涨跌幅趋同。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在购买时往往很难识别其中的风险。在银行销售员的热情推荐下,有的连收益计算方式也没有完全搞懂。

  如今股市及国际油价反弹,让银行理财产品又有了诱人的卖点。近期,银行推出多款与境外能源股挂钩的结构性产品。有银行推荐时称,未来两年,预期国际尤其是中国的经济面将逐步转好,能源企业股票将随之不断上涨。若各经济体都能从金融风暴中走出来,目前处于低谷的国际能源价格必将大幅上升。可事实上,此类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能源股的表现,重要的是看结构设计。

  而且,若是一款2年期产品,风险相对更大。去年以来国际油价“过山车”,让投资者看到了市场波动的风险。眼前来看,国际油价处于低位,可一旦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波折,恢复增长的力度不及预期,油价的前景将不一定乐观。在金融危机未结束的情况下,预测2年后的油价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有银行注意到投资者对结构性产品的风险厌恶,设计上保守了许多。如,某大型银行日前推出的一款人民币港股挂钩产品,预期收益率挂钩5只内地在港上市股票表现。若5只股票在观察期内,每个观察日的收市价均大于或等于其各自的期初价格的65%,则可实现5%的预期收益率。相对来说,在目前股市的大背景下,5只挂钩港股都大跌超过35%的可能性并不很大。

  不过,投资者不要指望结构性理财产品都进行一番改良并成为低风险产品。前几年就有一种说法,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整体偏向银行一方。若是低风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其潜在收益空间很可能被压缩,投资价值相对较小。考虑到零收益出现的可能性,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未必能跑赢收益相对较高的其他理财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股市及商品市场的表现还属于反弹,若因为反弹而转向看好,可能有一定风险。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者显然还得“悠着点”。

  

(责任编辑:单秀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