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发出通知,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400元。应该说,这既在预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预料之中,是因为油价上涨的声音已经吵嚷多时了;意料之外,是因为发改委明确表示近期不会上调油价,没想到所谓“近期”,原来指的只是三天。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这一调价规则,实际上3月25日那次调价时就已使用。明明是自5月7日才开始施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为何尚未施行就已悄无声息地实际运用,这是一个问题。而现在的问题则是,辟谣声音言犹在耳,油价调整就已实施,着实让人费解。
期待一种可预期的油价调整,一直是国内公众的一个心愿。油价调整应该是有规则的,而不能纯粹是在消费者“不在场”的情况下,石油巨头们一次次通过人造油荒来逼宫,又一次次通过“政策性后门”来申请提价,然后就是某一个早晨突然的油价上涨。可轮到油价下调时,却动辄就是长达三个月的“缓冲期”。
降价时缓冲三个月,涨价时缓冲三天,这只是表象;其本质是,油价调整没有规则,普通消费者根本没有资格参与油价调整博弈。公众参与油价博弈的方式,应该首先是参与制定并通过一个油价调整规则,然后价格部门提供透明的石油巨头成本与国际原油价格变动信息,并且监督其严格按照既定规则行事。如此,消费者才可能获得公平的感觉,而不是涨一次价就感觉挨一次宰。
在结果上都是涨价,在程序上却偏不能依规而行。依规该涨时不涨,刚说不涨又马上涨了,还真是奇怪。看来,打听各种小道消息争取加到最后一箱便宜油,仍将继续成为中国司机们的“优良传统”。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