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还是启动了配售中国
工商银行(1398.HK,601398.SH)的行动。
6月2日香港市场收市后,接近该交易的核心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高盛确定的配售价格是4.88港元/股,抛售总量为30.3亿股工行H股,占工行总股本的0.9%,相当于H股已发行股本的3.7%,筹资最多148亿港元(约合19亿美元),交易结算日定为6月4日。
对于高盛配售的低折价率,陈舜解释说,现在市场上资金很多,投资者手上也有很多现金,“在市场情况相对好一点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愿意加仓,股票在其整体投资中的比例加大,像工行这种比较安全,收益率还可以的股份,投资者就愿意配置一些。”
陈舜估计,工行在2009年的盈利增长7%左右,今年第一季度的盈利已经占摩根大通对工行全年盈利预测的30%,全年大概1180亿,所以今年还略有上调空间,“市场上估计2010年工行的盈利增长12%-13%,我预计是24%。我觉得市场的估计目前比较保守。”
至于抛售究竟应该被如何解读,高盛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少量抛售,并不代表高盛投资工行态度的变化,其一直强调仍持有80%工行股权已经表明高盛看好工行及中资银行业发展的信心。
巧合的是,工行在高盛减持其H股的同一天发布公告,称工行现任非执行董事克利斯多佛·科尔,于5月31日任期届满,不再担任工行的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以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职务。科尔自2006年受高盛委派,加盟工行董事会,担任非执行董事。
备战“去杠杆化”?
此前,外资股东减持中资银行股一直相当敏感,本次高盛抛售工行,同样引发关注。争议点之一是高盛此次抛售时机。计算其获利,是最直接的逻辑。近日港股大涨,工行H股也连续攀升,相比4月底已经离场的美国运通和德盛安联来说,高盛似乎显得更“聪明”,由于离场太早,前两者与高盛相比足足少赚了27%。
这次套现最多148亿港元,按照高盛当初入股工行的成本价1.22港元计算,持仓3年净赚110亿港元。工行于2006年香港上市,当时高盛以每股约1.22元购入了工行约165亿股,当时总投资额不过202亿元。以工行现价计算,高盛所持全部股份市值至少达到843亿元,短短三年间,投资回报达3倍之高。高盛人士在谈及这一投资收益时,也难掩喜色,称这是少有的重大投资回报。
争议之二是套现的目的,难道高盛急需资金?高盛相关人士否认了这一市场上猜测最多的说法,他认为抛售当属“市场正常行为”。
但其他市场人士或许并不这么看。“继续去杠杆化”,某外资私募中国副总这样告诉记者,“要想有效"去杠杆化",首先就是要有充足的流动资金,这为剥离不良资产,开拓新领域奠定资金基础,能使高盛获得新生。”
尽管此前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的结果显示,高盛并不需要增资,但高盛目前仍在积极募集新的资金。去年底,高盛被迫接受美国政府100亿美元注资后宣布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有分析称,目前高盛积极筹资的目的,就是及时还债,以“去国有化”。但高盛相关人士则否定了这一说法。
驻香港的某位外资投行高管向记者表示,现实的抛售套现有两种原因:展开新并购或者筹资去国有化。“目前的局势下,高盛筹资还政府的可能性更大。”“国有化的局限之处,毋庸多言,”某外资私募中国副总表示:“经过危急洗礼的高盛,还需要把这口气缓上来。”
高盛曾于今年4月通过发售股票筹集了57.5亿美元,以偿还政府纾困资金。
当然,高盛抛售套现也可能是未雨绸缪之策。目前,经济何时见底、危机何时结束、银行业救赎何时完成,仍然未定。据美国市场咨询公司麦肯锡和高盛等其它机构的联合估计,按照此次衰退最有可能的深度和持续时间估计,最终的坏账规模可能大于许多美国银行所能从普通股及其收益中消化吸收的数量。
“2010年才是去杠杆化大时代。”野村证券提供本报的全球银行业报告显示,长达一年多的“去杠杆化”检验的效果,出人意料。在持续的去杠杆化过程中,由于严重资不抵债,反而使得实际杠杆水平继续上升。目前按照彭博统计,美国的杠杆倍数为二十七八倍,欧洲银行业杠杆倍数更高,为三十七八倍,相比之下,去年四季度,欧洲的杠杆率为33倍。
按照上述私募人士的说法,要想有效“去杠杆化”,首先就是要准备好充足的流动资金,为剥离不良资产,开拓新领域奠定资金基础。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