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试点扩大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进入深水区

2009年06月03日03:0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在这个高考的季节,有关高考和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动向,格外引人注目。

  上海市教委权威人士透露,上海版教改规划将在6月公布。

  “统一的考试不是已经有高考了?”复旦大学招办主任郑方贤反问。他指出,自主招生改革本质特征就是院校的自主性,“这是大学的权利”。


  从这一基调出发,复旦已经和上海交大一起,走在了这场改革的最前列。

  目前国内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分为两大类,其一是2003年开始实施的“5%自主招生政策”,即考生高考成绩只要达到一本院校录取分控线,就能被享有5%自主权的高校录取;其二是始于2006年的“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将面试结果作为主要的录取依据,淡化学生的高考分数。

  据了解,复旦和上海交大是采取后一种自主招生办法的仅有的两所学校,并且复旦在部分省市自主招生的比例已经超过50%。

  在复旦开始这场试验之初的2006年,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和分管副校长蔡达峰就联手撰文指出,自主选拔是实现大学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必要条件。

  秦绍德说,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是根据自己的使命来自主选拔录取学生的,并形成了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招生办法。而国内大学习惯了在统一的考试中按分数段择取考生,选拔意识不强,选拔能力很差。

  “招生选拔的自主性,是大学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秦绍德认为,大学培养的目标要求不仅应体现在学生进校后的日常教育中,而且应体现在招收学生的过程中。

  通过自主招生,复旦确实招来了一批自己想要的学生。顾超告诉记者,自己在复兴中学时成绩并不突出,被复旦看中就是因为博览文史哲。许多人觉得艰深的《读书》杂志,他在高中三年一直坚持阅读。

  “我们就需要这样综合素质好的学生”,顾超的面试官之一、历史系教授李宏图说。

  郑方贤介绍,通过自主招生方式被复旦录取的学生,整体上确实有一些突出表现,比如对图书馆、内部电子资料库等大学资源的利用更为自觉和熟练,自我设计的意识和能力也更强。“一些经我面试的学生,进校后还会不断地找我,咨询有关学习和自身发展的各种问题”,郑方贤举例说。

  合理设计选拔制度

  对于目前高校的自主招生,专家认为需改善的还有制度上的安排。

  “高校只考虑了自身的自主,而没有考虑如何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和学生的自主性。”熊丙奇说。

  在美国,自主招生高校基本上不自行举办学生笔试,而把SAT或ACT成绩作为申请者学业水平的测试成绩;学校综合考虑申请者的上述成绩、中学各科成绩、社会服务表现等来进行录取。而学生也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通过比较选择就读。整个评价考核体系灵活高效。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丁钢表示,这就是改革最终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也是华师大版教改方案中主张“招、考分离”的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只是对高中阶段学习的一种总结,在我国却成为最高学业水平的筛选手段。这是不合理的,大学不应该过分强调考试,而应专注于招生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选拔到符合自己培养目标的人才。”

  根据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我国高校拥有招生自主权、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等7项办学自主权。无论从依法治教,还是从打破基础教育应试格局出发,高校推进自主招生改革不可逆转,关键在于形成科学的自主招生理念、设计合理的自主招生形式。

  当然,要从当前的集中录取制度一下子转到完全的高校自主招生是不现实的。熊丙奇建议,高考改革逐步打破“一考定终身”。

  首先是“变一考为多考,集中录取”,也就是江苏的实践。其次是“变一次录取为多次录取”,考生可以向多所高校提出申请,高校综合考察自主录取,考生可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最后则是“多次考试,多次录取”,考生一年之中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多次测试,以任何一次成绩去申请高校,高校则以这一成绩为基础,综合学生的中学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自主录取。

  郑方贤指出,只有大面积地推广高校自主招生,实现高中生出路的多元化,才能够真正减轻高考的负担,素质教育也才有可能得到推行。
(责任编辑:佟菲)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