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金代客渴求金融股 幕后买家疑为QFII

2009年06月03日12:0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证券日报

  中金代客渴求金融股 幕后买家疑为QFII

  昨日沪市大宗交易市场,中金发出买入工行、建行及中国平安各100万股意向,比价效应诱人是主因

  □ 本报记者 张 歆

  昨日,借助沪市大宗交易意向申报平台,神秘买家发出了购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中国平安的要约。

《证券日报》记者沿着神秘买家留下的以“021-58”作为开头的固定电话追查发现,发出买入意向的正是素有机构风向标之称的中金公司。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上述大宗交易事项并非源于中金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而是销售交易部。由此可以判断,真实的买家应为QFII或内地机构投资者,其中QFII的“嫌疑”最大。

  在二级市场,机构大资金往往可以通过各种手法(如突然的挂单、撤单)测试市场的反应以及其他资金的动向,这种方法可以通俗地称之为“试盘”。昨日,中金把类似的手法应用于大宗交易市场——发出买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中国平安各自100万股的意向。

  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以中金公司的客户结构来看,仅仅买入上述三家金融龙头各自100万股(所需资金合计约5000万元左右)很可能不是中金席位的全部目的,而是一种买入信号。因为大宗交易市场目前是完全的卖方市场,买方多数只能留下联系方式和初步意向等待卖方自动现身。

  而且,在大宗交易市场,成交额过亿元的交易几乎每天都可能发生,就中国平安今年4月底的几笔大宗交易来看,其中两笔交易的单笔成交股份数达到800万股,另有一笔股份数超过700万股。“中金公司客户的实力恐怕不仅是100万股,”上述券商人士表示,“通过‘试盘’,中金可以引来卖家再真正披露购买数量。”

  记者在追查中发现,昨日的买入意向来自中金公司的销售交易部门。

  在中金公司销售交易部上海地区的客户中,以花旗为代表的QFII的动向尤为引人关注。虽然中金公司有关人士拒绝了记者关于昨日真实买家是否为QFII的提问,但是,大宗交易圈内对此的猜测却十分广泛。毕竟,在国内的几大类型机构中,券商、基金和保险公司不太需要借中金的席位交易(既暴露操盘思路又额外需要支付佣金),社保的席位更是主要被与银河证券等国字号券商联想在一起。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银行、保险等金融股最为诱人的就是比价效应带来的套利空间。截至昨日收盘,在58家同时拥有A股和H股的公司中有五家公司出现股价“倒挂”。其中,中国平安的溢价率高达1.147,中国人寿则为1.082;另外,多家银行股的H股和A股比价接近1,分别是工商银行0.962、建设银行0.961、交通银行0.888。

  而且,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体系下,银行等金融类公司的盈利空间获得到较大释放,盈利预期自然随之加强。因此,各路机构资金对金融股跃跃欲试。

  再有,包括汇金等“国家队”资金关于增持工中建三大行的多次表态和实践也是引起其它机构资金“跟风”的关键因素。据外电6月1日晚报道,高盛所持约30亿股工商银行股份,在解除禁售约1个月后,正式在昨日配售。配股价介乎每股4.8至4.9元,较当日工行收市价折让不过半成。该配售在半小时内就成功完成,显示境外资金对于工商银行等大型银行股权的渴望。

  主力机构跑步进场 紧盯能源消费股

  近两日A股市场资金净流入140.74亿元,已占5月份全月的三成

  □ 本报记者 赵学毅

  本报通过跟踪日常资金流动情况发现,5月份以来资金量进入A股市场的趋势十分明显,尤其是6月份的前两个交易日,沪深两市资金净流入合计140.74亿元,占5月份净流入资金总额的三成。随着流动性释放第二阶段的临近,主力机构资金已经盯紧了能源及消费概念股。

  据最新发布的《股市月度资金报告》,受场外资金加速入场和基金持续发行影响,A股市场5月份出现了520亿元的资金净流入,月末资金由此攀升至11420亿元,创过去10个月的最高纪录。在充裕流动性的支撑下,银行板块成为5月资金最为青睐的行业,净流入50.48亿元;大宗商品价格普涨带动资源股集体受捧,有色金属板块净流入29.3亿元;煤炭采选、黑色金属加工板块净流入金额超过10亿元;有色采选、油气开采以及黑色金属采选板块流入金额都在2亿元以上。此外,备受关注的房地产板块也开始得到资金的关注,小幅净流入3289.67万元。

  进入6月份,资金净流入股市再现小高峰。1日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入资金127.79亿元,2日两市合计净流入资金12.95亿元,合计吸引了140.74亿元的资金涌入,占5月份资金净流入总额的27.07%。

  五大券商6月份策略报告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能源及消费股的火热程度。

  通过对比券商的价值取向发现,食品饮料和房地产板块分别有4家券商提及,而汽车、医药、券商、新能源类上市公司则同时出现在2家券商的行业配置中。广发证券认为,6月投资策略偏重防御性行业,金融、消费类股票具有较高的估值安全边际,未来盈利有望好于市场预期;国联证券将投资主线依旧选定“金融地产”,并密切关注新能源、智能电网、资源股(煤炭有色)、“以旧换新”之汽车家电等板块;国海证券对金融和房地产行业情有独钟;财富证券重点关注房地产、建筑建材、石油石化、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板块;野村证券则更看好消费概念股,除了看好传统的生活必需品和零售企业外,还看好互联网、航空、汽车、电信和房地产行业的消费。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来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会进一步强化通胀预期,流动性释放的第二阶段(物价见底回升,存款增速下降)指日可待,市场的推升力量体现为居民部门在通胀预期形成后资产配置的调整。在最新消费数据好于预期的刺激下,地产、煤炭、有色金属等能源、消费概念股将是通胀预期下的最好选择。

  响应限薪令 中天城投高管大幅降薪30%

  编者按:在本报2月份发起对中天城投高薪不分红系列报道后,中天城投知错就改,在今年3月份修改分红预案,宣布向股东10转赠6股派1元现金。经过多日酝酿,中天城投今天宣布高管基本薪酬普降30%。作为一家地方国资控股公司,中天城投响应了人保部对国企的限薪号召,这一举动值得表扬。

  □ 本报记者 吴 敏

  中天城投今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修改了部分公司章程,并主动将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总裁、副总裁以及其他高管人员薪酬在2008年薪酬标准上降低30%发放。

  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李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去年薪酬水平是年初定的,因为从贵阳看,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大的冲击,加之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可期,为吸纳人才,薪酬参考了行业水平。但在兼顾公平方面做的不够,今年初,媒体对企业高管薪酬的持续督促,促使公司下决心调减薪酬,特别是要先从高管自身做起。考虑到调动一线员工积极性,此次减薪并不涉及员工工资。并且公司将继续恪尽职守,多创收益,回报股东,回报社会。”

  中天城投第五届董事会第35次会议于2009年6月2日在贵阳市召开。公司修改了公司的部分公司章程,其中包括《关于调整和优化公司薪酬体系的议案》,修改了公司利润分配预案及实施时应遵循的原则。议案同意调整和优化公司薪酬体系,同意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或津贴)发放方式和标准如下:

  第一,在公司从事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董事、监事,按照其在公司的任职领取相应薪酬,不领取董事、监事职务津贴。

  第二,独立董事、不在公司担任其他管理职务的董事或不在公司从事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监事仅在公司领取职务津贴。

  第三,在公司从事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总裁、副总裁等其他高管人员薪酬在2008 年度薪酬标准上降低30%发放,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实施。

  第四,公司独立董事和不在公司担任其他管理职务的董事职务津贴调整为6万元/年(含税);不在公司从事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监事职务津贴调整为3万元/年(含税)。上述人员履行其职务的必要费用按公司规定报销。

  在公司的红利分配上,中天城投也强化了大股东的责任感,增加了股东违规将被扣减分红的条款。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中提到,在公司盈利状态良好且现金流比较充裕的条件下,公司应于年度期末或者年度中期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应不低于年度或年度中期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如果当年公司项目资金存在需要并且项目预期收益较好,对可分红资金的使用有利于实现股东中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经公司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可在当年不进行现金分红。

  公司在实施利润分配时,存在股东违规占用公司资金情况的,公司有权扣减该股东所分配的现金红利,以偿还其占用的资金。

  摩根士丹利急于偿还政府资金

  带给中国诸多启示

  □ 安 宁

  对问题公司注入资金或购买其资产,美政府通过国有化之路熔解金融危机的蔓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对政府的“一厢情愿”,摩根士丹利等公司开始抵制。

  近日,摩根士丹利提交了偿还资金的申请,要求归还从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获得的100亿美元政府资金。高盛、花旗、美国银行等也试图通过发行新股或发债等方式筹资还债。AIG更是不惜“砸锅卖铁”,出售在日本的总部大楼来还债。

  “政府的过多干预搅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但现在随着政府(对银行)的介入,老的规则已经不存在了。”针对在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采取的一些国有化救市措施,华尔街知名金融分析师惠特尼这样评价。

  而事实上,惠特尼的这种担心也正是被救助的美国金融机构的忧虑。市场经济中政府通常扮演的是“守夜人”角色,市场经济是西方国家的基本特征,也是促进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国有化意味着对市场经济和自由主义理念的巨大冲击。正是基于对规则的担心,在半年前还向政府伸手借钱的金融机构,情况稍好些就纷纷偿还政府的救援资金,急于了结与美政府的“瓜葛”。

  毋庸置疑,自凯恩斯主义诞生以来,运用“有形之手”干预经济,阻止经济严重衰退,是符合市场要求的。因为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没有一个严格而有效的政府监管,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政府监管必须有机统一。

  政府必要的干预是正确的,但是不能以政府干预为主,干预过多,自然适得其反,对市场经济规则的破坏也可能会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

  摩根士丹利等美金融公司对市场经济的维护,对自我独立经营权的维护对中国亦有借鉴。

  对于中国而言,至少两种倾向值得反思。

  其一,某些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父爱主义”仍然较重。岁末年初,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保壳大戏都会按时集中上演,蜂拥而来的重组、减债公告只有一个目地,那就是为了扭亏保壳。而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更是成为相关公司缓解经营困难、维持盈利的另一种重要渠道。进入2009年,政府财政补贴更是有增无减。笔者认为,这些公司及所在的地方政府,应该对摩根士丹利提前还债的行为反思一下。

  其二,对于呼声较高的高管限薪,亦应该反思。不可否认,在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中,存在某些企业借市场“缝隙”提高薪酬的,对于某些企业异乎寻常,年平均工资超百万的,我们的确应该找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加以痛击。但希望对高管严加限薪的“仇富心理”,也是应该警惕的。笔者认为,作为高管,为企业的发展承担了比普通员工更多的责任,理应获得相对的高薪,对其过度限薪,必然违背市场经济的激励规则,对经济的发展反而会起到阻碍。财政部于4月发出的通知明确要求,“国有金融机构2008年度高管薪酬按不高于2007年度薪酬的90%确定”。这被解读为“高管限薪令”,赢得坊间的广泛支持,可谓“拿捏”得当。

  A股持仓账户数继续回升

  再创2008年来新高

  □ 本报记者 侯捷宁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虽然只有3个交易日,但A股持仓账户数继续回升11.26万户至4853.38万户,再创2008年来新高,表明投资者参与市场的热情度逐渐升温。数据显示,上周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1267.23万户。

  统计显示,上周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为176617户。截至上周末,两市股票账户总数为12923.47 万户,其中有效账户数为10877.74万户。

  中投公司拟购摩根士丹利

  12亿美元普通股

  □ 本报记者 包兴安

  6月2日,摩根士丹利宣布发售22亿美元普通股,以争取6月底前全部偿还美国“问题资产收购计划”的优先股贷款。

  摩根士丹利计划在公开市场募集资金。基于与中投公司的合作关系且中投公司拥有摩根士丹利优先购买权,摩根士丹利与中投公司进行了接触。经过双方充分沟通,中投公司决定购入摩根士丹利12亿美元普通股。

(责任编辑:李瑞)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