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解构“史上最牛” 基金经理王亚伟

2009年06月04日08:5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冰心

  2009年,对于基金经理王亚伟来说无疑是个“多事之秋”。重仓多只冷门股引发内幕交易猜想、分仓名不见经传的东莞证券等行为均遭业内人士追问,甚至他的家事也被传得沸沸扬扬……这位“史上最牛基金经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和质疑。

  不灵光的红五月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亚伟在中国投资者中拥有大量“粉丝”。其执掌的华夏大盘,2007年以226%的回报率高居股票型基金第一,2008年名列第二,从成立以来净值累计翻了7倍,成为6000点下跌以来首只完全收复失地的股票型基金。

  资料显示,王亚伟1989年以安徽省高考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就对股市表现出强烈的兴趣。1995年下半年加盟华夏证券,1998年加盟刚筹建的华夏基金,自此踏上专业的投资管理之路。他先后担任基金兴华、华夏成长的基金经理,但直至上一轮大熊市结束,从未表现出过人之处。2005年12月,王亚伟担纲华夏大盘的基金经理,由此创造出一个中国基金业的神话,也成就了他本人的巅峰之作。

  然而,进入2009年5月,王亚伟掌管的两只基金业绩增长率排名却如同过山车般双双大幅下滑。

  相关统计显示,与今年1-4月相比,华夏大盘5月的业绩增长率排名大幅下滑,从第4名下降为第120名。在178只(文中剔除了2009年成立的基金,下同)同类基金中,华夏大盘的收益率为4%,低于股票型基金的同期平均水平5%。而在此之前的4个月内,华夏大盘获得了39%的收益,在同类基金中排第4位。

  同样,王亚伟管理的另一只混合型基金—华夏策略精选也遭遇了排名大幅下滑的困扰。1—4月,华夏策略精选增长率为24%,在125只同类基金中位居第32位,但整个5月,其收益率仅为3%,低于同类基金同期5%平均水平近两个百分点,业绩增长排名滑至第89位。

  有业内研究人士公开表示,王亚伟另类投资模式产生的业绩神话正在渐渐远去,投资者对王亚伟的追捧正在退潮。

  5月初,王亚伟一季度持仓情况曝光,其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同时买入了10只冷门股,其中频现一些颇具风险性、前景并不被看好的上市公司,诸如*ST昌河吉林敖东乐凯胶片峨眉山A等,一时间,质疑王亚伟操纵股价甚至内幕交易的声音此起彼伏。

  由于王亚伟在整个基金界的“旗帜”地位,每逢基金季报出炉前后,“拷王”必是重头大戏,很多投资者对于“拷王”已经见怪不怪。不过,在此之前的另外一则消息则引起了很多专业人士的关注。华夏大盘精选基金2008年年报显示,名不见经传的东莞证券排在该基金租用各券商席位股票分仓交易量的第2位,仅次于与华夏基金有关联股东关系的中信建投证券。去年王亚伟租用东莞证券交易席位成交21亿元,支付该券商佣金175万元。分仓交易重用一家2008年全年交易量排名全国第48位的地方性小券商,王亚伟的选择颇有些“另类”。

  解构“最牛基金”

  华夏基金租用东莞证券作为自身证券交易席位之一,并不违反证监会相关规定。但王亚伟的一季度持仓情况,的确给众多分析人士留下了疑问的空间。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王亚伟掌管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共出现在31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其中新亮相的有17家,这些股票的共同之处都是盘子不大,业绩不算突出,甚至出现亏损,还有些是具备题材主线的。”安邦咨询基金分析师端宏斌向时代周报说。

  6月2日,*ST昌河发布公告称,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已获证监会核准。至此,获王亚伟两只基金重仓持有的*ST昌河重组毫无悬念得到落实。4月9日,该公司曾发布“暂停上市风险提示”公告,称于4月10日起停牌,而4月10日的一季报就显示王亚伟掌控的两只基金进入该股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名单(其中华夏大盘精选排在第二位、华夏策略精选排在第四位),如此精准的操作令人艳羡不已。有业内人士估算,如按照一季度*ST昌河股价的加权平均数粗略计算,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持有*ST昌河的成本价应该在5.8元左右,而*ST昌河4月9日的停牌价为8.34元,单单此项进账两只基金已经获利颇丰。

  王亚伟的操盘风格一贯相当激进,偏爱冷门股不足为奇,但仔细研究其一季度持仓情况,主营业务收入来源极不稳定的“不务正业个股”屡见不鲜。以王亚伟一季度末的第二大重仓股吉林敖东为例,其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均处在同业中的下游水平,在该股2008年年末净利润8.86亿元中,有8.07亿元主要来自投资广发证券的收益。其他两只股票均属类似情况。

  先知先觉“题材股”

  “冷静下来,用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这是王亚伟作为一个专业人士给投资者的忠告。“风险偏好就是基金经理的品位,不同的人选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最终在市场的表现也不一样”,王亚伟曾说过,他的投资品位和秘诀就是“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与其他基金经理的风格不同,王亚伟也不太热衷大家比较熟悉的大盘蓝筹股,而是喜欢自己选择中小盘,敢于选ST个股。

  诸如*ST昌河重组涉及中外合资企业的股权变动以及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偏偏王亚伟就能准时进场。虽然这样做在很多人看来风险很大,但王亚伟的成功操作率竟然高达90%,仿佛他买一只股票,这股票就立刻具备了“题材”。

  “如果单靠公开信息,没有道理只只股票都那么精准,”一位证券业人士一语道破天机,“题材股玩得好,说穿了不外乎消息、资金和好人缘。要买哪家公司的股票,往往都会和一些公司的信息发布作配合,这就好像开赌之前先翻看了底牌。”

  据这位业内人士分析,王亚伟操作题材股成功的原因不外乎两种可能,其一,他得到消息的渠道比一般投资者要早,而且很准确;其二,王亚伟在华夏大盘2007年和2008年非常出色的表现使他成为一个风向标,人们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前期的Topview数据以及现在的一些途径能够知道华夏大盘买什么股,“王亚伟买什么大家都跟着买什么,跟风盘很容易造成小盘股的上涨,而上涨又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的预期,这种循环可以维系很长时间。而他对于上市公司资料的掌握又比其他人更有优势,这样他在操作上就具备了‘点石成金’的天然优势”。

  具备了“点石成金”的神奇能力,王亚伟年薪达到目前基金经理薪酬的极限点1000万元,这已是基金圈子里公开的秘密。

  “不单华夏基金,现在整个基金业都以王亚伟为旗帜、为品牌。”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群航对时代周报说。王亚伟的明星效应对于整个华夏基金意义都非同一般,投资者往往是冲着王亚伟的名字购买华夏的其他基金。

  伴随着王亚伟的声名鹊起,老牌基金公司华夏基金也实现了全面开花。截至2008年底,华夏基金旗下共有19只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募资产净值总额达到1888.62亿元,市场份额高达9.74%,居61家基金公司第一位。旗下产品整体业绩最优,3年来穿越牛熊国内表现最佳基金十占其四,权益和固定类各条产品线全面开花。

  然而,有关华夏基金和中信基金的合并问题仍然悬而未决。早在2006年3月29日,中信证券成为华夏基金第一大股东,逾越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一控一参”的红线,中信基金与华夏基金即面临必须合并的命运。然而,一家是稳居三甲的基金业“老六家”之一,一家规模虽小却背靠合并案的主导者,这场联姻涉及的整合旷日持久、步履维艰。

  2009年年初,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终于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原本听说是保住华夏基金的牌子,中信的高层入主。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却是,虽然中信证券拿下了华夏基金100%的股权,但包括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在内的公司高层毫发未伤,而中信证券及中信基金却未能派一人进入华夏基金的管理层。”

  当然,两家基金合并的恩恩怨怨与王亚伟的崛起并无直接联系,基民们最关心的,王亚伟可以业绩化解今日危机。

(责任编辑:马丁)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