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因素仍排首位 今年不同意“指数定价协议”
东方早报记者李晓辉
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虽没有最后限期,但离最终达成某种协议却越来越近。“我们在6月底之前应该会确定年度铁矿石谈判价格,不过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各大钢厂也不会接受。
”河北钢铁集团副总经理田志平对早报记者表示,“目前对于价格谈判,我们不拘泥于形式,排在第一位的条件仍然是价格问题。”
中方目的是降幅更大
在5月25日力拓和新日铁达成33%的降幅后,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再次重申了中方的要求,“中方今年坚持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回到2007年水平的底线不变,即澳大利亚矿降价45%,巴西矿降价40%。”
田志平对早报记者强调,截止到现在铁矿石价格谈判还没有最后确定。不论是一年一定,还是半年一定,甚至是临时的价格,都在现在可谈的范围之内,“中方并不排斥”。
中钢协方面表示,今年全球铁矿石供应量严重过剩,再加上今年前4个月全国大中型钢企整体亏损50亿元的现实压力,在这种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外方必须要给予更大降幅。
就在6月2日,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上海一次金融论坛期间表示,中国制定了与矿产公司重启陷入僵局的价格谈判的新计划,但拒绝对此做详细说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样的灵活形式,唯一的目的就是一个稳定且低的价格新计划中的一项。
今年不接受指数价格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家,淡水河谷产量的30%供给中国,力拓50%以上的矿石销往中国,必和必拓50%的铁矿石产量运往中国,日本和韩国进口的铁矿石相加,还不足中国需求的一半。因此,日韩价格对中国影响甚微。
中国是必和必拓的第一市场,但截至目前,必和必拓看似还没有开展价格谈判的意思。据了解,必和必拓正在接洽中国大型钢厂,希望达成铁矿石指数化定价协议,而非维持传统的基准定价体系。近几年来,必和必拓一直致力于此。
澳大利亚媒体昨日报道称,必和必拓正与中国一家大型钢铁厂就采用基于指数的铁矿石定价体系进行商谈,近期业内沿用多年的基准定价体系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
“事实上我们并不排斥必和必拓的指数价格,但希望今年就以此种方式达成协议是不可能的。”田志平对早报记者表示,“目前外方的指数大多采集国内中小钢厂的,不能完全代表中国钢铁行业。现在还没有被广泛认可的指数,我们仍然在做基础工作方面的指数数据采集工作。”
目前,全球主要有三种铁矿石价格指数,两家为英国公司,一家为美国公司,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的中国一直没有相关指数,也未被纳入指数价格的制定中。
河北钢铁每年进口长协议3000多万吨,是国内进口量最大的钢企。田志平对早报记者透露,河北钢铁已经派出人员学习并了解铁矿石价格指数问题,考虑建立中国自己的铁矿石价格指数。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