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一大早,欧美某对冲基金公司一行人来到深圳
招商银行大厦33楼,大成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连少冬的办公室。这家对冲基金希望大成基金的投研团队能担任该基金投资中国市场(主要是香港市场)的投资顾问。连少冬说:“这在几年前是不能想象的,它们(海外投资机构)过去都是找瑞银、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等海外投行。
”
此时,距离大成基金香港子公司——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成国际)获证监会批准只有4天时间。5月28日,大成基金正式拿到了设立香港子公司的批文。
首先是资本格局的改变。当下香港资本市场充斥着全球涌入的流动性。但欠缺来自内地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内地基金公司的介入将改变现阶段内地客户零散地以散户形式进入香港资本市场的局面。
由于香港证监会规定发行认可基金的投资机构需要有三年业绩记录,因此目前香港设立子公司的内资基金公司只能发行非认可的私募产品。因此,目前,内地基金公司在香港只能发行私募产品。
据知情人士介绍,一些内地基金公司正在同香港证监会协商将追溯内地的投资时间,以提前发行公募产品。
而另一方面,是话语权的改变。香港金融服务业发达,各种研究分析报告、投资咨询资源丰富,造成绝大部分资产管理公司仅依靠外行研究成果进行投资决策,但此次全球金融海啸说明这一模式有其脆弱性,有可能带来风险。
谢礼文从另一个逻辑判断,香港证券定价权也将产生改变。他认为,如果内地基金公司在香港发行很多基金,并且QDII业务也取得较大发展,即便香港上市公司融资的保荐人承销商仍然是外资行,但它们要听取内地基金公司的意见。
事实上,摆在中国基金公司面前最大的困难是人才。包括大成、博时、南方、易方达等多家基金公司都从海外引进人才为海外业务的发展做积累。从国内基金公司想要扬名香港来看,现在的人才储备仍然不足。
一些在香港设立子公司的基金公司虽然在香港的好位置租购了豪华办公楼,但却少人常驻,常驻最多的公司也大约仅派驻3名员工。从人数上就和海外资产管理公司存在较大差异。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