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瑞芸 北京报道
沉寂多时的民生银行(600016.SH)H股上市计划重启。
按计划,该行H股发行将不超过33.2亿股,再加上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此次发售H股最多不超过38.18亿股。
6月5日,民生银行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的决议》、《关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方案的决议》等一系列决议,该行的H股发行工作即将启动。
知情人士透露,民生银行有关发行H股事宜经6月22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表决后,尚须报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等有关监管机构及香港联交所批准。
此消息已经得到民生银行高层人士的确认。
据悉,民生银行H股发行股数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并授予全球簿记管理人不超过上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按照2008年末民生银行188.23亿股的总股本计算,H股发行将不超过33.2亿股,再加上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此次发售H股最多不超过38.18亿股。
截至2008年底,民生银行的资本净额707.67亿元,其中核心资本513.07亿元;资本充足率为9.22%,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6%。
民生银行表示,根据该行《董事会五年发展纲要》和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该行未来几年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通道,如要保持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除加强资本约束和管理外,还需要持续进行资本融资。何时启动再融资、以何种方式再融资一直是民生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考虑的议题。
今年3月下旬,民生银行成功发行了50亿元的混合资本债券,但进一步补充资本的压力仍然存在。
在综合考虑境内外资本市场目前的发行情况后,民生银行董事会正式决定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民生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发行H股,该行能够适时补充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能通过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为推动民生银行的管理国际化战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拓宽融资渠道,拥有A股和H股两个融资平台,确保将来持续融资的顺畅。
提振士气的大单
民生银行启动H股工作可能引发一场投资银行的争夺大战。
事实上,在该行启动于五年前的H股上市工作当中,投资银行一直扮演着微妙的角色。
“我们目前还没有收到投标的消息。”一外资投行人士表示。
另一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程序看,民生银行有关发行H股事宜经6月22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表决后可能才会开始选秀工作,而根据以往的经验,这势必是一场投资银行争抢的大战。“首先民生银行的项目‘含金量’高,其次现在的市况下,这种项目是非常提振士气和彰显公司实力的大单。”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承销费用一般是发行规模的1.5%到3%,由于目前民生银行尚未定价,因此具体费用难以估计。但根据最保守的猜测,若以每股5元及1.5%的承销费用计,投行所获收益亦应该在3亿元左右。这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不过,业内人士猜测,高盛或许将被排除在承销商大门外,而其中的恩怨还要追溯到2005年。
早在2003年12月,民生银行就确定了发行H股的计划,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到了2005年6月,民生银行的H股发行进入了预路演阶段,由于当时整个内地银行股的价值还没有被境外投资者充分认识,因此估值偏低。在当时的预路演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给出的意向购买价格并不高。民生银行董事会认为发行窗口并不十分有利,为了不损害现有股东的利益,因此决定暂缓发行,等到有利的发行窗口出现时再考虑发行H股事宜。
不过,背后的情况是,2005年初,在连续运作两年后,民生银行内部已将在港发行H股的时间表基本敲定在当年3—4月间,承销商是高盛、德意志银行和花旗银行。但由于交通银行也有在港上市计划,而高盛当时是两家公司的主承销商,于是,孰先孰后是个问题。
据称,当时的态势是,承销商认为,民生银行的规模远不及交通银行,且后者还有汇丰银行的股东背景,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若两者发行日期过近,可能引发投资人在选择上更倾向于交通银行。最后的结果是交通银行成功发行,而民生银行止步不前。
对于发行股价,当时高盛的态度也是十分强硬,他们认为,就民生银行而言,香港市场上市银行股的定价,国际投资者有比较周密的考察方法。发行价并不能依从股东意志,而是要根据市场态势和自身的状况决定。
特别是对银行,香港的国际投资人会将内地银行和香港已经上市的本地银行做出比较,并参照许多指标,所以价格的确不可能定得太高。
遭遇挫折后,到了2006年下半年,民生银行开始启动定向增发,并于2007年6月29日以每股7.38元的价格定向增发了23.8亿股。募集资金181.6亿元。
进入到二季度,随着流动性的增加,股市的回暖,香港IPO市场也逐步活跃起来。恒生H股指数自3月1日以来上涨41.8%。而且国际大型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概念坚定看好,尤其对于中国金融类股有强烈的投资意愿,H股发行窗口已经打开。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长期投资都出来了,主要的买家都是长期资金,大家都觉得最糟糕的时候过去了。”瑞银证券资本市场部总经理朱俊伟此前在与记者交流时,对近期市场的回暖有着深刻的感触。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