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张小济:探索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之路

2009年06月08日15:3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搜狐财经

  第二届中国开放论坛,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背景,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探寻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突破口,研讨中国参与构筑世界经济新格局的机遇与挑战。搜狐财经作为本次论坛的战略合作伙伴,对本次进行现场报道:

  张小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谢谢主持人,张主任、毛市长,大家下午好!这个主题是讲城市的开放和合作,有幸作为第一个发言人,今天下午是讲开放与合作,探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之路。

我在这里首先很抱歉跟大家讲,我并不是城市化问题的专家,我是研究对外经济的。但是今天这个主题是讲城市开放与合作,所以我试着就这个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跟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第一个问题:我国的现代化道路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们刚刚庆祝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在过去三十年里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一步一步实现的。从时间上看,我们经济学是很重视时间,我们讲价值的创造、讲劳动生产率、讲长期的增长,往往从时间的概念来阐述。那么,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充分的释放,经济总量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人均收入从不到三百美元提高到三千美元。小平同志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十六大提出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我们都提前实现了。所以从时间概念来讲我国的经济知道很大很大的发展。换一个角度,我们的经济发展从空间上来看,城市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方针、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的重要依托。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沿海地带的开放,到九十年代浦东新区,沿江城市和沿边城市以及省会城市的开放,在空间上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当中,城市经济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发挥着越来越的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东部崛起、滨海地区的开放等等。这些在新世纪里我们推出的重大区域发展政策。所以我想,我们离开了城市的发展,离开了空间结构经济的腾飞,很难准确地描绘我们过去三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展望未来,未来十年里城市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去年的45.7%。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按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未来十年里,我们将迎来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的历史转折。上午哈继铭博士提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长期增长的动力。其中提出特到,城市化的问题,在本世纪初的时候,中国只有香港经济总量超过万亿元。按人民币来算是这样,但是2008年也就是去年,上海和北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万亿元,未来十年里,中国将有五到十个,超过万亿元的大城市。但是我们希望宁波也在其中之一。当年小平同志曾经讲,中国要再造几个香港,他的这个愿望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我们刚才讲的大城市,我们还有很多很多中小城市。三年前我国超过千亿元的城市不到50个,2008年达到88个,未来十年我个人推算按各地经济增长速度推算,至少还会再增加50个年均经济总量超过千亿元的城市。我想把这暂定为中等城市,我国有2003个县,包括县级市,目前这些城市经济实力排名前一百个,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平均在四百亿元左右。总体上来看,我国县级城市的发展水平和人口承载能力目前比较弱,当然也意味着未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也有必要得到更大的提高。

  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未来的十年可能是中国城市化一个高潮。

  第三个问题:以市场为纽带为更多的城市创造发展的空间。在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情。我们要借鉴国际经验,更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索一条新路。作为一个经济大国,需要有若干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需要有国际商业中心的城市,从目前在全球以及在东亚亚洲地区的地位来看,中国确实需要建立一些超大型的国际商业中心。但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更需要数以百计乃至千计的中小城市的经济大发展。目前按户籍人口统计,我国有一百个百万人口的城市,人均年收入超过五千元的城市有170个。其中收入最高的前20个城市与最低的20个城市相比,差距是三到四倍。人均收入偏低,意味着城市商业机会缺乏,公共服务财力不足,难以吸纳和承载更多的人口。

  我国人口数量大,城市化不可能仅仅靠少数大城市的发展来现实。因此,如何加强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布局,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是未来我国的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上午哈博士也提到了,未来工业化、城市化面临的挑战,其中也提到了,如果我们不能更快的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加快,那么长期的增长就会面临一个后劲不足的问题。我想这是确实是摆正我们大家面前一个严峻的挑战。所以加快城市化对我国的长期稳定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第四个问题:城市的发展既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

  一个城市的发展,要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成为国际商业中心,或者是枢纽,成为投资、经营、就业和居住的乐土,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之地,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从全球范围来看,一个国家靠市场封闭起来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一个城市更不可能靠市场分割来获得发展。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竞争是必不可免的。目前,在招商引资方面,在各种各样的城市开放化的过程中,城市之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各个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合作势头正在兴起。以城市为主体的各种展会、洽谈会越来越多。特别值得注意是一些城市开始出现制造业往外转移的迹象,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群现象正在中西部地区得到复制。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以市场为纽带的合作,需要政府开放发展思维和实实在在的改革举措,各个城市应该大力提倡。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因为在座的很多市长,我也是向大家请教。

  一个概念我想是应该提倡的“物尽其用”。所谓物尽其用就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包括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文化优势等等。我们讲比较优势的时候,其实在经济学里面有两层含义,一个是静态是动态的比较优势。各地还可以通过开放、通过对外合作,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新的优势,也就是说实现动态的优势。比如说,刚才我听到宁波原来教育是比较落后的,那么通过开放的方式,通过引进来的方式,把自己原来不足的方面,听说是跟诺丁汉大学合作,把国际的大学办到宁波来,这是很好的做法。通过创新的思维,通过创造优势来弥补自己的原来的不足。

  第二个是物畅其流,建立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体系,建立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要做到这一点也是有一定的难度。这涉及中央部门行业准入、特别是审批制度的改革,各个地区城市之间所谓出现的壁垒,和中央政府行业准入政策审批制度是有关系的。当然各个城市也有必要主动的降低门槛,打破观点,做到进出自由。我们在调查研究中,有一些企业跟我们讲,到一个地区去投资,大家都欢迎,但是我们想换一个地方,想把投资撤出去到另外的地方去,那就比较难了。如果你说利税大户的话,地方政府会千方百计挽留你。所以我想开放的意思,不光要人家来,也要允许人家走,这才能一个真正的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才有更多人来选择你。

  第三是做到人尽其才。现在各地都非常重视引进人才,招贤纳士。但是我想,首先一个城市能不能吸引到优秀人才,关键是自己有没有一个好的用人机制,能够让更多的人找到适合的岗位,让更多的人能够有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很多城市,在对外对内投资当中,非常需要重视的一点,就是要尽可能实行本地化。我们确认,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我们开明的政策,一种高效的管理,整合当地的优质人才,可能我们的投资可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这特别是对我们一些走出去的到海外投资的企业,更要重视如何利用当地的人才,对内投资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然我是班门弄斧,在座有很多市长,你们可能有更多的高见,我只是谈一些自己浅薄的一些看法。最后我想讲的是: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正在吸引全球的资源,国内资源则更多向大城市集聚。

  值得注意的是,当人民正在关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协调性问题的时,包括哈博士讲到我们面临城市化问题的挑战,我们注意到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我国的二线城市,特别是内陆城市。

  从长期来看,我个人对我国的发展需求拉动作用是充满信心的,就讲城市化这一问题,如果说未来十年里头我们有一亿人到城里来买房,一套房按35万计算,就是35万亿,这是一个多大的需求!今年政府拉动四万亿,我们就说买一亿套房,当然农民可以在自己的家乡盖一栋小楼,也可以选择在城市里买房子。但是我想对整个国民经济拉动作用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这也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机遇。

  未来十年,我们将迎来城市人口超越农村人口伟大历史转折,新型制造业、新型服务业向内陆河中小城市扩散,成百上千城市崛起,将源源不断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中国长期快速发展。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丁潇)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