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过山车式的走势,再次令中国的航空公司绷紧神经。
2009年6月1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原油期货价格盘中剧烈波动,但收盘仍顽强地收于70.62美元∕桶。这已是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主力合约连续4天站稳70美元大关。
70美元/桶,意味着,2008年给东方航空(600115.SH)带来62亿浮亏的“航油套保”合约,进入安全边界;意味着,包括东航在内的所有中国航空公司,航油成本(占总成本的40%以上)的大幅上扬;也意味着,如果它们在2009年初订立新的合约,现在就可以坐享巨额收益。
但本报记者获悉,2009年初国家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后,国有航空公司的“航油套保”业务却大多按兵不动至今。
“国资委的调查结论还没有下来,新的航油套保现在不敢做了。”6月15日,某航空公司一位高层接受本报采访时无奈地说。
失去的半年
“建仓往往是买远期(合约),不是买近期,而远期的流动性很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合适的机会。”6月16日,中国国航(601111.SH)董秘黄斌,如此向记者解释国航今年没有订立新的航油套期保值合约的原因。
“不做套期保值也是一种投机。”此前一天,长城伟业期货公司石油行业分析师董丹丹对记者表示:“为锁定经营成本,无论国际油价上涨还是下跌,航空公司都应该做航油套保。”
但航空公司似乎有难言之苦。2008年4季度以来,国航、东航、上航等公司在航油套保中出现巨额亏损,不但受到社会广泛指责,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强烈关注。
据多位航空业人士介绍,早在2008年12月,国家有关部门就对从事航油套保的企业下达了3条禁令:“亏损企业、负债率高的企业和现金流不是很充沛的企业,均不能从事航油套期保值。”
2009年3月下旬,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有少数中央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性、复杂性和风险性依然认识不足,违规建仓,风险失控……个别企业金融衍生业务产生巨额浮亏,严重危及企业持续经营和国有资产安全。”
2009年4月初,国资委的一个调查组曾悄然进入东航。截至2008年底,东航的航油套保业务浮亏62亿。
“调查组的工作做得十分细致,他们与东航现职领导,当时尚未安排工作的原东航集团总裁兼东航股份原董事长李丰华,以及其他航油套保相关的工作人员全部谈了一遍话,并要求他们写出详细书面汇报材料。已经调到国航的原东航股份总经理曹建雄,也被要求从北京飞到上海,与调查组面谈。”当时,东航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据了解,在东航期间,调查组夜以继日地查阅了涉及航油套保的各种文件、会议记录和交易数据,“几年前的材料都翻出来了”。
事实上,更早的2009年1月初,国家审计署调查小组就曾进驻东航,当时媒体报道称:“东航等央企的金融衍生品业务亏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调查小组主要是对东航套期保值业务进行调研,了解、排摸情况。”
如今,两个国家权威部门的调查已结束多时,但相关调查结论却至今未出。
“国资委调查结论还没下来,新航油套保现在不敢做了。”6月15日,某航空公司一高管私下对本报记者表示。
监管困惑
对于国资委对“航油套保”的严厉态度,黄斌认为,“一点都不过分”,“政府关注是应该的,责无旁贷的”。
但也有航空公司高管感到困惑。“国航和东航分别从2001年和2003年就开始做航油套保,他们每年都在业绩报告中作了公开披露,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也每年都要到公司审计、监察。以前,从来没有哪一级组织或哪个部门说这些公司违反了某一条法律法规。”
两家公司的年报显示,国航在2007年业绩报告的“营业成本及费用”一栏中载明:“本集团已采取多种措施,应对航空燃油价格的上涨,如进行航空油料的套期保值交易。”东航则在2007年报的“合并财务报表项目”附注中对此作了详细披露。
并且,东航进行航油套保6年来,曾有3位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叶毅干、李丰华和罗朝庚的职务发生变动。他们离任时,国家有关部门均进行了离任审计,“但从未听说,在他们的审计结论中提及违规操作航油套保。”一位航空业人士说。
事实上,在2008年4季度之前,国航和东航一直在航油套保上“收钱”。
以国航为例,“2007年燃油衍生工具收益净额为2.36亿元,较2006年1.13亿元增加108.4%”。而东航“2008年前三季度套期保值交割共计收入3亿元人民币”。
正是因为国航和东航在航油套保上屡有斩获,“国资委和民航总局的领导,曾在多种场合表扬国航在抗风险、降低燃油成本、金融衍生产品方面做得好,讲得同行业几个老总心里痒痒的。”上述航空业人士说。
殊料,2008年4季度,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挫,国航、东航当期交割的套保合约出现巨额亏损。对央企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相关部门的态度陡然变得严厉起来。
左右为难
就在东航等公司等待国资委调查结论的这段日子里,国际原油价格开始步步攀升,不到半年时间,从2008年12月的32.4美元∕桶的低点,国际油价至今已上涨超过一倍。
而按照东航2008年12月31日的测算,如果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价格达到70美元∕桶,东航的航油套期保值就能实现收支平衡。
6月15日,东航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如果在今后两年半时间内,国际平均油价能够保持70美元∕桶以上,东航的航油套保就能走出亏损的泥潭;如若国际平均油价超过70美元∕桶,在交割时,东航的航油期权合约就可以收钱了。”
国际油价的上涨,也使东航和国航的心态发生微妙变化。
东航在5月12日的公告中明确表示:“公司认为,航油套期保值合约确实起到了降低油价波动风险的作用”;国航董秘黄斌6月16日也称:套保“必须做,如果有机会作为的时候不作为,是失职”。
随国际油价的上升,航空公司考虑的已不仅是“航油套保开始少亏或收支平衡”,而是如何平抑持续上涨的航油成本。
但东航、国航等公司对航油套保显然还心有余悸。上述航空公司高管坦承,对航空公司从事航油套保,目前国家的态度和政策均不明确,这使企业左右为难。
“在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航油套保’这个金融衍生工具规避风险?套保的仓位和比例控制在什么范围才能合理锁定成本?这些都急需明确和研究。”6月15日,这位航空公司高管说。
此前的5月中旬,南方航空董事长司献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国资委即将出台关于航油套期保值的一个操作办法”。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