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减持风潮再起套现资金不会远离股市?
■本报记者 曲瑞雪
半年前就曾一度被喻为洪水猛兽的大小非们,减持欲望正在被连创新高的市场再度激发。
大小非们的减持会否让股市持续失血是市场最大的担心,但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都否定了这种可能,“大小非在减持股份,其变现所得资金仍会伺机以各种方式回流股市”。
“落袋为安”主导,6月减持加速
5月份已经有所抬头的大小非减持,在进入6月份之后更是明显提速。
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6月1日至6月18日,沪深两市共有75家公司发布大小非减持公告,总计减持144次,减持6.99亿股,减持金额高达58.31亿元。仅上周六一天,就有多达8家公司同时发布股东减持公告,其中包括了前期受到市场热捧的达安基因002030。
而且,在近期减持的大小非中,还频频出现上市公司高管的身影。据深交所数据披露的信息统计,在6月1日至11日期间,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等高管(家属)的股权减持变动就多达62人次。
抛开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通过11笔大宗交易大举减持2759.4万股股份,其中2100万股由该公司10位高管以9.15元/股的价位接盘的“特殊案例”不谈,仅是6月1日到5日,金风科技董事长、总裁等7大核心高管大量减持所持公司股份,合计卖出1813.91万股,总计套现金额达6.06亿元。其中,公司董事长武钢和总裁郭健分别套现约1.42亿元、1.05亿元,成为本月高管“套现王”。
其实,大小非加速减持的势头其实从5月就已经开始。据中登公司最新统计显示,5月“大小非”解禁股日均被减持0.59亿股,较4月增加0.11亿股,创下自2008年6月有“大小非”减持统计以来的新高。
谈及大小非减持提速现象,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慧琴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大盘的风险是涨出来的,股指连创新高和IPO重启压力,以及上市公司中报披露期临近等,都是推动大小非加速减持的直接原因。
深圳某券商资本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市场各方对股市判断出现明显分歧,在“落袋为安”思想的主导下选择减持套现是很正常的。
“大小非们的持股成本相当低,在经历了大盘的连续上涨之后,能减持的大小非肯定都会选择减持的。”该人士表示,包括大股东在内,只要不丢失控股权,能在高位变现,谁又会弃之不要呢?
解禁洪峰即将到来,A股仍“不差钱”?
上半年1173亿股,下半年5864.55亿股。通过两个解禁股数据的对比,或许能直观地提醒投资者: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解禁量与下半年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下半年解禁股数量将占到全年的83.17%。而仅是即将到来的7月,限售股解禁数量就将高达1875亿股,远超前6个月总和。
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本轮流动性最充裕的时光可能已经过去。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却还是从市场人士处感受到了乐观情绪。
“随着一级市场放开和再融资市场启动,再加上大小非解禁,下半年市场的资金压力肯定会增加。”上海某券商的首席策略分析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但目前市场上流动性仍然过剩,并不缺钱。
在他看来,目前影响市场走势的最关键问题其实不在于资金供求关系,而在于市场的心理承受能力。
“当前国内经济的基本面并无明显的实质性好转,市场一直是靠政府大量注入流动性维持,所以市场的表现也是以市场上的乐观情绪做支撑的。”该人士表示,现在可以明确的是,政府需要这种乐观情绪,所以市场会受压但不会太危险。
另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市场解禁股规模大,主要是一些大型权重行业的权重上市公司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等将迎来国有股禁售期到期。“从下半年解禁股的构成看,其中大部分股份应该不会被抛售。”海通证券分析师张崎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上周末,管理层启动了国有股转持措施,规定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并再延长三年禁售期。据市场人士分析,这一措施也将有利于对冲今年下半年的解禁股洪峰。
套现资金不会远离股市?
股指屡创新高,IPO重启在即,加速减持的大小非们会否再次扮演“洪水猛兽”,大量分流股市资金呢?
上海的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做出了“否定”的判断。“虽然当前大小非减持意愿强烈,但在其减持套现后,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还是会以各种方式回流股市的,最多是等待大盘回调到他们认为合理的点位而已。”该私募人士告诉记者,众所周知,做实业非常辛苦,而且风险又大,因此目前国内合适的投资渠道不外乎楼市和股市。而楼市投资周期长、变现难度也比较大,所以股市对各路资金的吸引力是最大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大小非套现资金。
采访发现,该私募人士的判断得到了多位业内人士的肯定。
“通过基金专户理财的途径进入股市,应该是不少大小非的选择,因为其中有稳定的绝对收益。”陈慧琴说。不同的是,她认为未来实体经济回报率提高的时候,产业资本还是会回流一部分到实业的。
前述券商资本市场部负责人也告诉本报记者,他接触的不少大小非们也表示过还是习惯于投股市。
“因为实体经济情况并不好,而且从证券市场尝到了甜头儿的机构或个人不愿意辛苦做实业,更愿意资本利得,所以会围绕股市做投资。但也不一定是直接投资股票市场,也有更关注于pre-IPO的。“也就是说,因为有投资原始股的经验,‘大小非群体’会更注重继续去寻找获得原始股的机会,重复做大小非。当然,也不排除这些机构本身也做二级市场,获得资金后为了保证流动性而直接投资二级市场的情况。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