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 |
6月23日,停牌七个月的国美电器在香港复牌,股价连续飙升,一位国美员工在MSN上留言感叹——“为什么我没有股票?”贝恩资本董事总经理竺稼向媒体表示,“股价上涨在我预期之中,这是危机解除的表现。”
此前一日,竺稼与国美集团三位高管:总裁陈晓、副总裁魏秋立、副总裁王俊洲在香港宣布,国美与国际私募基金贝恩投资旗下的贝恩资本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以18.04亿港元认购国美新发行的七年期的可换股债券。
数据显示,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家族至今仍持有国美近36%的股份,即使不参与增发,仍将持有至少29%的股份,其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国美董事会主席兼总裁陈晓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美已经走过最危机的时刻。”
贝恩成功抄底?
此前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是,“黄光裕涉嫌经济犯罪”是否与国美电器相关。近日公布的基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国美电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和内部控制的审阅以及国美电器内部的审计报告称,“国美电器董事会确认公司资产和资金没有任何被挪用或占用的问题,公司的财务状况健康”。这意味着随着贝恩资本的注入,黄光裕事件对国美的影响可以暂告一段落。
然而,正是黄光裕事件的影响使得一直以“类金融模式”运作、现金流充裕的国美电器面临着空前的资金压力。
首先,2007年5月发行的46亿元可转债将于2010年5月18日到期,届时这笔债务可以以人民币本金102.27%的价格赎回。其次,受国际金融危机及黄光裕事件影响,国美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2009年一季度,国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98.01亿元和3.22亿元人民币,与2008年同期的121.76亿元和5.13亿元相比双双大跌。第三,为了安抚供货商的信心,国美方面主动缩短了货款的账期,对自有资金量的要求颇大。
因此,当最终32.36亿港元的融资额出台时,不少人都在担忧这笔资金是否“够用”。
陈晓介绍融资初衷,综合各方面因素依据未来3年现金流考量,认定总体融资30亿元的大致额度。在融资伙伴的确立上,有两个底线:一是不能由外资企业成为国美的控股股东;二是不能由国企背景的企业控制国美,那将证明开放多年的资本市场发生了倒退。
陈晓将投资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食草性的财务投资者;一类是肉食性的战略投资者。贝恩属于食草性的私募基金,考虑更多的是投资回报而非控股权。
“30亿元对于国美是够用了,”陈晓强调。
据了解,贝恩投资在正式进入国美之前,和国美中层以上员工都作了深入的单独交流和详细的尽职调查,贝恩对国美的财务到人事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使得贝恩并不计较自身是否要取代黄光裕成为第一大股东,而更关心其能够如何更有效的进入和管理。
重建游戏规则
“锋芒太露,受此一劫,必成大器。”一位国内家电企业的老总这样评价国美的前世今生。在这位老总看来,黄光裕事件为国美提供了一个自我调整的契机,扭转国内家电连锁企业“店大欺客”的局面。
对此,陈晓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多年来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的不少潜规则都是国美创造的,所以国美整个管理团队需要自我反省、自我调整。”陈晓坦率地承认,之前国美与供应商合作时,更多地考虑国美自身利益,很少关注供应商的利益。现在国美意识到,如果不能够为供应商创造价值,供应商凭什么支持国美?
已经拥有1300多家门店的国美,正将粗放式经营转向精细化管理。
国美还特别强调要与供应商共同经营产业链,保持合同条款及合作方式的确定性和透明化。
“比如,我们跟供应商进行了详细对账,发现他们的投入与我们的收益是不匹配的,中间有很多资金流失了,没有在我们的报表里体现。把这一块梳理清楚,是双赢之举,既可以增加我们的综合贡献率,又可以使得供应商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所以得到了供应商的空前欢迎。这就是我们精细化管理里面最重要的部分——预算管理。再比如,有一些本来由厂家和国美共同投放的广告费,可能原本是在合同外的,现在就必须要纳入到合同内,算作系统性营销成本,而不是以往的临时收取,”陈晓说。
“以往谈判国美会更强势,但现在的国美人员更能够‘将心比心’,是谋求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一位家电老总如时说,“国美正在重建行业内的游戏规则。”
国美目前管理层由8人组成,总裁陈晓、行政副总裁魏秋立、常务副总裁王俊洲组成执行委员会,另外五人是代理首席财务官方巍、业务副总裁李俊涛、营运副总裁孙一丁、3C副总裁牟贵先、企业传播副总裁何阳青。
注资完成后,贝恩投资方面将提名3位董事,将改变目前国美电器11名董事成员的排位。按照陈晓的说法,国美董事会将一直保持着11名的成员构成,这就意味着国美电器将有3名原有董事成员离开。离开的3名董事可能在6月3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宣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国美的再融资案中,政府的支持亦是一种市场成熟的表现。6月22日,国美电器向社会各界发布了一封“致谢信”,信中的第一个感谢对象为政府部门尤其是给予国美电器“创造性支持和帮助”的北京市公安局。业界猜测,国美管理层与黄光裕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渠道,黄光裕仍有机会表达对公司管理的建议。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