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关于中国与欧美贸易摩擦,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其一、欧盟宣布将对中国出口钢材征缴24%的反倾销税。欧盟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中国销往欧盟的钢材太便宜,打压了欧盟成员国的钢铁产业。该理由是否成立,中方肯定会通过WTO仲裁机制据理力争。
欧盟动辄对中国挥舞反倾销大棒,中国人见识多了。故,此事除国内钢铁行业外,并未引起社会各界广为关注。
其二、针对中国对铝土矿、焦炭、萤石、煤、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锌等九种工业原材料实行限制出口措施,美国与欧盟联手于上周向WTO告状,指斥中国以上九种原料卖给美欧国家数量太少,要求WTO对我施压,逼迫中国政府放弃出口管制,对美欧敞开出口。简言之,他们的要求是,美欧想买多少中国必须保证供应。
你看看,中国出口钢材多了,他们说中国搞倾销;出口工业原材料少了,他们又说中国不地道。这叫什么逻辑?
曾经的中国因自我封闭而目光短浅,今天的中国因持续开放而眼界大开。中国尊重并执行国际贸易规则,以上九种限制出口的工业原料,除煤以外,均系全球公认的不可再生的国家战略资源,中国限制出口上述战略资源恰恰符合WTO允许的游戏规则(相关条款笔者不作赘述)。煤虽然不是战略资源,但过度开采会造成生态灾难,中国在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之间作出适度平衡,同样为WTO相关条款所允许。美国和欧盟其实对此心知肚明,甚至也明白向WTO告状压根告不赢,明知不可为而一本正经为之,醉翁之意不在“矿”:一方面与中国胡搅蛮缠,另一方面压中国在其他贸易事项上作出让步……
中国国门洞开已近31年整,部分国人对美欧的迷信曾近乎于“癫狂”,可是美欧的月亮真比中国的月亮圆吗?显然不是。不仅不是,美欧一向对中国施行“双重标准”。就说以上其中八种战略资源,美欧的储量丰富得很,但美欧放着自个锅里的不吃(禁止开采),老盯着中国碗里的贪吃,恨不得一家伙把“中国吃光”。
换个角度,即使没有WTO规则支持中国合情合理保护本国战略资源和生态环境(含有承担国际义务的成分),国与国之间贸易再“自由”,也没有“自由”到一国不卖或限卖资源和产品,另一国或多国可以逼迫该国强卖的地步。
且不说中国的限卖政策很理智,很有必要,根本不存在贸易歧视,若非要说贸易歧视和限卖,恰恰是美国和欧盟做得最不地道。就说冷战早已结束,但美欧对中国出口高新科技产品,迄今死抱着“巴黎统筹协定”这个老皇历不放;正常的军售贸易,美欧更是处处对中国设障。按照美欧的行事逻辑,中国是否也该到WTO去告状?
话又说回来,中国今天在战略资源贸易上有时处于被动,与多年来“有水快快流,有矿大家采”式的急功近利有关。譬如,被国际社会视为“21世纪新材料宝库”的稀土资源,在近20年间,却被我们自己短视为“工业味精”和“工业维生素”,各路资本(包括私人资本)一起滥采滥挖,彼此压价出口,造成资源无可挽回的掠夺式消耗……眼下,瞅着再这么下去不可持续了,被迫实行一百八十度调头,国际市场一时无所适从倒也正常。
行文至此,笔者认为,国内外贸部门当认真反思一下被反思过多次的现实问题:为什么普遍的“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总是自打价格战彼此“自残自伤”?为什么正常有序的出口秩序始终建立不起来?为什么外贸监管总是被动应付?痛定思痛,中国外贸应当建立内部的游戏规则了。
最后作个补充:限制不同于禁止,适当限制国家战略资源出口,着重减少原料出口,尽量增加成品出口,以提高出口附加值。就此,政府当出台持久的产业振兴扶持政策,激励行业内企业提升产品档次。鲁宁(上海 资深财经专栏作家)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