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依靠土地和技术就控股一家合资企业的奇瑞遭遇打击。由于外方股东美国量子公司以降低投资额为谈判筹码,奇瑞无奈将股权份额从55%减少至50%,失去了合资公司奇瑞量子的控股权。运作合资数年后,奇-克项目、奇-菲项目纷纷夭折,合资成功的仅剩奇瑞量子,可如今,多舛的命运又在等待着这棵独苗。
奇瑞失去控股权 “奇瑞量子已经是一家50:50的合资公司了,外界可能存在误解。”近日,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奇瑞量子公司的股权结构已有所调整。
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2008年2月,中以合资的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在安徽芜湖成立。合资企业的年产能为15万辆,将生产奇瑞设计的汽车并出口国际市场,定于2009年底在新工厂投产。
当时批准的股权结构是奇瑞以土地和技术出资,占55%股权,美国量子现金出资,占45%股权。这符合奇瑞董事长尹同耀提出的两大合资原则:一是不出现金;二是要控股。
如今,股权变成经典的模式50:50,无疑是平地一声惊雷,尹同耀的第二个原则不复存在。
记者了解到,早在一个月前美国量子公司的母公司——以色列企业集团在其官网上通报,与奇瑞共同决定改变合资企业双方持有的股份,使量子公司持有的份额从目前的45%提高到50%。
由于担心此消息引发的影响,奇瑞始终未在国内通报这一变化。但据悉,双方股权的变化目前已在工商登记上作了变更。
目前奇瑞对此仍然三缄其口。连日来,奇瑞的相关负责人多次回避了记者采访。奇瑞公关部人士则强调,奇瑞量子中,奇瑞仍占55%股份。着实令人疑惑。
外方大幅削减投资 事实上,在奇瑞失去奇瑞量子控股权之前,以色列企业集团已决定将2009至2010年两年间在奇瑞量子中的投资额从原计划的9亿美元锐减至5亿美元。
按照其计划,奇瑞量子将首先减少开发新的模具,并将建造专用厂房的计划无限期压后,决定先利用奇瑞原有的厂房生产。在2007年底的合资协议中,美国量子公司除投资2.25亿美元换取合资企业45%的股权外,还要额外提供1.8亿美元保证金以帮助补齐资本金。目前尚不清楚注册资本金和美国量子的首期投资额有没有变化,不过今明两年的外方股东的投资额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
兴业证券汽车分析师林木红表示,以色列企业集团减少投资额预计与金融危机有关。不过,在外方股东投入减少的情况下,奇瑞所持有的股份不增反减至今还是一个疑问。记者得到一个版本的解释是,以色列企业集团以继续减少投资额相要挟,换取奇瑞的让步。这个说法尚未得到奇瑞确认。
不过,由于外方股东的坚持,奇瑞量子未来将同时在国内和国外销售。这一点得到了奇瑞内部人士确认,这与奇瑞当初的意图大相径庭。奇瑞量子生产的车型如果内销势必与奇瑞车型产生内耗。
不仅如此,奇瑞量子原打算今年年底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已推迟到2012年推出。“车型还在研发中,目前无法确定推出的时间。”奇瑞内部人士表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