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副董事张海濛:中国将成世界最大碳排放国 改善能源结构是出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全球智库峰会”于2009年7月2日—4日在中国大饭店召开。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对本次峰会进行全程直播。
碳排放将有巨大的增长,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家。这就需要改善能源结构,进一步挖掘减排潜力。
麦肯锡公司是帮助企业和政府来进行关键决策的一家咨询机构,我们认为在这代人中间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是最关键的决策之一,因此我们也跨行业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叫应对气候变化特别应对小组。在小组中间我们进行关于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的政策研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水、气候的研究,清洁能源的研究以及和企业战略转型,在地摊经济下面转型的研究,这是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几个主要领域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做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这样一个报告,就是中国的绿色革命。
这个报告的本意是想跨技术研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究竟有多少种技术的选择。我们看了两百多种技术,这里既包括大家熟悉知的得到很多应用的,包括照明、包括节能电机这样的技术。也包括一些比较长期的技术,碳捕捉、封存、生物燃料等等技术。在两百多种技术里面,我们分析了每种技术的成本和碳减排的潜力。在看所有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看到中国面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大的背景,大的背景是中国未来20几年,到2030年GDP仍然会持续7%、8%的增长,中国的城镇化才进行了一半左右,到2030年我们预估中国城镇人口会超过10亿人口,未来30年还有很多人进入城市。这构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大的背景,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在大的背景下面,中国主要原材料和基础物资生产的规模,在现在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增加。这里看到以汽车为例,中国2008年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车销售市场,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保有量市场。从现在的钢铁、水泥、电力、能源物资的消耗也会有大比例上涨。
在大的需求的驱动下面,对于能源,对于环境的资源、土地、水、森林、农地等等,中国政府从“十一五”开始已经采取了大规模的应对政策,包括单位GDP能耗的政策,包括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这一切实际上是非常有利的应对举措。但是在这样一个政策目标,如果我们把它翻译成2030年延续这样一个政策的力度,可能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初步测算表明,中国还是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安全局势,也就是说原油的进口可能会占到整个原油消耗的80%。原油的进口总量会可能也会占到全世界原油产量的13%左右。包括我们一直都认为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也会出现供应的缺口,需要一定比例的进口。同时碳的排放也会有大幅度增长,从2007年78亿吨左右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会增长到2030年,在现有政策框架背景下黑增长到140亿吨左右,这个增长也会使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家。这些都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在现有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基础之上,是不是有更多的节能减排机会。
我们研究表明,不管是已经实行的节能技术,它的经济性是不错的,包括高效的照明,包括建筑的保温结构,包括节能电机等等,经济效益是不错的。同时在一些相对比较不成熟、成本也是比较高的领域也存在很多机会,包括可再生能源,包括CCS,还包括一些碳汇的管理,所有这些技术如果加大在中国应用的空间。比如讲到2030年,风能装机的总量如果说从中国实际的陆地和海上风能的潜力里头,实现不是30%,而是实现70%,这就会使得我们到2030年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能源结构的改善空间。
我们把这些技术全部的潜力如果全部发挥出来的话,我们初步测算中国是有技术上的可能性,在2030年的时候,能够实现煤碳的自给自足,煤碳的开采水平跟现在基本保持相当,能够实现原油的进口不超过原油消耗总量的50%,同时也能够实现二氧化碳总的排放从140多亿吨的当量,能够维持在70到80亿吨这样的一个水平。这是从大的格局方面我们所看到的中国进行低碳经济的运用,这些技术所带来的可能性。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可能还有10%左右的机会是来自于非技术的很简单的措施,包括我们的城市规划,如果说城市不是越搞越大,不是横向发展,而是把容积率提高,也包括我们的行为方式,比如开车的频度、空调的温度以及使用家用电器的方式等等,在行为上也做出相应的改善,还是有蛮简单的一些事情可以做,可以进一步实现减排潜力,刚才所说的70亿吨的减排潜力,可以再增加10%的减排。
我们总的观点,下一步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工作,在“十一五”节能减排很好尝试的基础之上,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技术提升的空间,这里不但包含一些低成本的本身经济性就非常好的,企业会自发去做的技术。同时也包括相当多的,目的有三分之二左右所谓的MPV是负的技术。在现有价格水平和现有技术成本的数据来测算,预测到2030年这些项目的MPV还是负的。比如太阳能,我们预测到2030年,它的发电成本还是会高于火电,这些技术肯定要采取跟现在市场经济不一样的方式,去促进它的应用,但如果把这些技术的潜力都发挥出来的话,会在现在节能减排的结果上再取得一个质的飞跃。
这些机会也不单单是局限在一个行业里头,分布在建筑到汽车、到发电、到整个重化工业生产,甚至包括农业、林业五个大的行业领域,都分别带来了潜力的10%到30%的机会。因此我们需要一系列统筹兼顾,能够跨行业看问题的,并且能够促进现在可能还没有太好的市场的可行性的技术,也能够在政策扶持下面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这当然不局限于中国政府一方的努力,包括中国的企业,甚至包括国际社会的合作,也会取得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们这个研究成果向大家汇报到这里,希望这个能够成为大家来制定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选择,来成为低碳经济发展鼓励的政策,希望中国和国际社会进行低碳发展方面的合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