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立法会议员质疑香港迪士尼扩建方案

2009年07月06日00:0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我早说过了,不应该让政府做生意,现在好了,留下一个烂摊子,还要花费巨资扩建,这些都是纳税人的公共财产啊!”6月30日,在香港立法会就“香港迪士尼乐园扩建事宜”的讨论会上,一位议员直言,对香港特区政府担当大股东的乐园感到失望。


  根据6月30日公布的方案,扩建需总耗资62亿港元,而乐园面积将扩大20%,同时,香港特区政府的持股将从现时的57%下降到52%,而华特·迪士尼的持股则提升至48%。

  这引发香港立法会议员们的激烈反弹:方案是否能确保乐园的竞争力、与华特·迪士尼当初签署的协议是否不公平?纳税人利益能否得到保障……

  扩建就能万事大吉吗?这只是这个全球最小的迪士尼主题公园引发的又一个争议而已。

  另一个始终未能得到解答的问题是:作为大股东,香港特区政府需要在每个细节一再研究、谨慎运用纳税人资金,是否存在效率问题,并最终导致这座在1999年规划时尚散发出玫瑰色光芒的主题公园,走出跌跌撞撞的头四年?

  在上海迪士尼项目静待批准的当下,华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Company,DIS.N)的中国项目须一次全面会诊。

  “扩建”博弈

  在6月30日的立法会上,尽管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刘吴惠兰呼吁,应尽快批准香港迪士尼扩建方案,以锁定有利条款,并拉动香港经济。

  但扩建工程能否于2009年底如期开始,仍是巨大悬念。

  “如果你现在就拿这份所谓扩建报告来给(香港立法会于7月10日召开的)财委会特别会议看,那么,我会第一个打回报告——通过想都不用想。你用这么多"大概"、"应该"的字眼来回答我的问题,这是政府官员报告应有的水平吗?”当天,一位议员批评刘吴惠兰资料准备不详尽,可能导致立法会无法就“香港迪士尼债转股提议”作出合适判断。

  之前,该议员向刘吴惠兰询问,香港特区政府的债转股,与华特·迪士尼新投入的资金,是否是1∶1的权重,刘吴惠兰回应称:“大概就是这样。”

  不过,要推动香港特区政府尽快启动扩建,主动权掌握在华特·迪士尼手中。2009年3月已有先例。

  3月16日,华特·迪士尼乐园及度假区行政副总裁LeslieGoodman在发给本报的一份声明中称,在过去两年,迪士尼就香港迪士尼的扩建计划,与香港特区政府进行了广泛商讨,并投放了大量创作及设计资源,但“商讨至今仍未达成最后协议。基于此不明朗因素,我们决定即时暂停扩建计划的一切创作及设计工作,约30位在香港工作的迪士尼幻想工程师将会被解雇”。

  结果,迪士尼这一声明的效果立竿见影。两个月后,香港特区政府便宣布,与华特.迪士尼基本达成扩建共识。

  公私磨合

  迪士尼与香港特区政府达成共识,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报从香港立法会获取的一份会议文件显示,在香港迪士尼提出扩建计划大半年后,香港立法会经济发展事务委员会于2008年12月16日,列出以下需要平衡的利益:“政府须小心考虑拟议的计划,顾及多方面因素,包括计划对香港作为区内著名旅游目的地、乐园入场人次及业务的影响、增加入境旅客人次和就业机会带来的额外经济效益、扩建计划的财政可行性,以及政府在乐园项目的投资回报。”

  此后,扩建方案又经历了7个月时间讨论,才于2009年6月形成方案。尽管在2005年9月香港迪士尼刚开业后,华特.迪士尼当时的董事长GeorgeMitchell就表达了扩建设想。

   香港迪士尼乐园两大股东,对社会利益与商业利益的不同侧重,常常需要双方的妥协。

  2009年7月刚刚告一段落的“票价”风波,则是另一个典型案例。

  “2005年开业时,我们猜测,工作日的低价门票可能会吸引更多游客。但数年运作,证明我们的假设是错的。游客何时到访乐园,主要取决于自身时间安排,而非门票价格。”2009年2月,香港迪士尼传媒关系总监黄婉筠对本报记者表示。

  这是香港迪士尼开业4年以来的第一次酝酿提价。与其相比,对手香港海洋公园在2004年与2007年已两度提价,幅度分别为3%与14%。海洋公园日前还宣布,打算进行第三次提价。

  黄婉筠表示,由于之前没有进行门票调整,香港迪士尼“必须解决成本已经累积到一定程度的问题”。

  但当时,包括香港旅游业议会总干事董耀中在内的旅游业人士马上表达了不满,指在经济不景之下,香港迪士尼的新票价规定不合理,更不合时宜。

  虽然香港特区政府没有对香港迪士尼的举措作出直接反对,但随后香港迪士尼表示,“与业界伙伴沟通后,公司决定将提高票价的过渡期从3个月延长为6个月”。这一个“过渡”直到2009年7月才完成。

  6月24日,黄婉筠对本报证实,香港居民与游客的门票价格,自7月1日起将事实统一,非节假日不再有优惠票价。

  合营利弊

  “与全资子公司相比,公私合营的合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总是更大一些。”5月19日,经济研究协会(ERA)亚洲董事总经理ChristianAaen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自1958年成立以来,ERA一直担任华特·迪士尼的决策和项目顾问。

  Aaen认为,对香港迪士尼决策缓慢的指责,与“合资公司必须要遵守相关流程,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不无关系。

  但在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上海)的合伙人兼副总裁林昭宪看来,“香港迪士尼的公私合营模式,本身问题不大,在进入多国市场上,这甚至是个好方式。”

  6月20日,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林昭宪称,若非与香港特区政府合营,香港迪士尼的交通配套不可能迅速完成。在他看来,与政府的紧密合作,是华特.迪士尼主题公园业务海外扩张的成功之处,而非弱点所在。

  1992年,由法国政府优惠提供土地和贷款的欧洲迪士尼在巴黎开幕。根据《斯隆管理评论》的说法,正是法国政府的参与,才令在欧洲迪士尼设立地铁总站成为事实,而且法国政府更安排横贯欧陆的TGV火车在乐园正门设站,还在英吉利海峡与公园间安排了交通往来。而香港迪士尼的建设,显然参考了法国蓝本。

  在林昭宪看来,迪士尼与香港特区政府之间的博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华特·迪士尼的终极目标是,争取控股权,从商业地产、媒体、授权等各个业务范畴控制发展项目,确保长久经营权。”

  规模症结?

  在林昭宪和Aaen眼中,香港迪士尼目前的根本症结,还是其产品的先天不足。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业内人士则指出,香港迪士尼的规模,限制了市场营销的可能性。“美国的迪士尼可以在今年推出"住四晚、送三晚"的促销活动,应对经济不景,但在香港迪士尼住四晚,送三晚?在一个一天就能逛完的主题公园,并不现实。”

  “作为全球最小的迪士尼乐园,香港迪士尼在规模上,远小于其主要竞争对手香港海洋公园。”林昭宪说,后天的项目管理和运营问题,只是放大了先天的缺憾。

  Aaen也直言:“为了增加更多的娱乐内容和提高接待能力,香港迪士尼必须进行再投资,这样才能增加游客人数,吸引更多的本地居民,特别是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对迪士尼来说,这并非新问题。迪斯尼加州冒险乐园是另一个苦于规模问题的例子。

  开业于2001年的加州冒险乐园,占地面积仅得55英亩,较巴黎迪士尼的面积还少7英亩。尽管华特.迪士尼方面对本报称,不会公布各个主题公园的入场访问情况,但根据TEA(主题游乐协会)与ERA联合公布的2007-2008年主题公园入场人数报告,该主题公园的入场人数已连续两年录得下跌。

  “该主题公园缺乏新的项目吸引游客,同样位于加州的迪士尼乐园,吸引了更多游客的注意力。我们注意到,为此,加州冒险乐园启动了一项为期数年的大检与扩建计划,包括占地12英亩的驰车天地。”TEA/ERA在2007年的报告中如是描述。

  到2008年,尽管该主题公园入园人数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仍持续下跌,但按年跌幅已经从4.5%收窄至2%。TEA/ERA在2008年报告中指,其新开业的玩具总动员疯狂世界,吸引了众多游客,并且,加州冒险乐园还将继续执行其预算达10亿美元的检修计划。

  香港迪士尼的扩建计划,将令其园区面积增加约23%。但香港立法会对“扩建”能否真正解决乐园的困境,仍有疑虑。

  “规模不是唯一的竞争力,我们更希望大家注意到,扩建协议对于提升"香港迪士尼独特性"的安排。”刘吴惠兰表示,新增的三个园区,有两个将是全球独有的项目,另一个也是亚洲独有的项目,“游客会因此而来的”。

  “你怎样说都好,反正香港都已经被华特·迪士尼拖下了水。”一位议员如此回应刘吴惠兰的游说。
(责任编辑:魏喆)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