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未来中国经济缓慢恢复 需激活经济增长长期动力

2009年07月07日10:2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徐杰

  激活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

  ■徐杰

  当前,一些宏观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已有回暖迹象。今年前5个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5月的增速比1至4月略快。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15%,各月消费增长相对平稳。

另外,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3个月超过50%,汽车产销连续5个月稳坐全球第一,港口内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上升。当然,部分经济指标仍在继续恶化,如出口持续下降、CPI连续4个月为负等。基于此,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已经处于企稳阶段,但不确定性因素仍不少。这应是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

  一、未来两年中国经济走势:低位震荡,缓慢恢复

  经济企稳回升之后,今明两年经济走势会怎样呢?我们认为,未来两年里中国经济将呈低位震荡趋势,短时期里不会出现像样的恢复。其理由如下:

  首先,世界原材料价格大涨加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投资热情。国际原油价格5月涨幅达到29.7%,创下1999年3月以来最大单月涨幅,近日稳定在每桶70美元左右。代表19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路透/Jefferies CRB指数也在5月大幅上涨14%,创下1974年7月以来单月涨幅的新高。能源、资源类商品的价格上涨,使生产类企业的成本过高,利润空间狭窄,企业的投资意愿下降,转而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机。目前人们有着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如果该预期自我实现,则会严重影响经济的恢复。

  其次,外需难以恢复。当前,美国和欧洲等国都在经历漫长而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私人部门在大幅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美国人在危机中意识到产业空心化的害处,因此也开始重新发展一些已被转移出去的产业。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受到严重的打击,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进口收缩幅度更加惊人。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商品的国际市场短期内难以恢复,长期里也不容乐观。

  最后,政府投资难以持续。截至5月31日,2009年“4万亿”投资中9080亿元中央投资的60%已经下发。据估计,照此速度,三季度末与“4万亿”相关的中央投资就将全部下达。在需求萎缩的前提下,政府投资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提振需求,但它只是一个应急的手段,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还要依靠民间投资。目前看来,民间投资还没有明显回暖。由于消费相对稳定,短期内难有突破性增长,因此政府投资力度下降之后,经济的再次走弱是难以避免的。

  货币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暂时挽救经济于水火之中,但唯有长期动力的激发,才是经济重新步入健康增长轨道的最关键因素。值此经济企稳之时,我们需要准确定位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之源,才能赢得中国未来三十年的持续繁荣。

  二、如何激活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

  一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主要来自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群、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等。具体到中国这一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城镇化这一工业经济取代农村经济、城市经济取代农村经济的过程,也蕴涵着巨大的生产力。当前,政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激活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

  首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历史事实表明,新的技术创新形成新的产业群体,是促使经济彻底摆脱萧条、进入长期持续繁荣的最大动力。我国前些时间推出的产业振兴规划,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短期措施,直接意图是帮助陷入周期性衰退的产业脱困,而不是着眼长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我国应着重发展哪些产业呢?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以下三类:首先是世界范围内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产业、新兴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产业中的领先技术等,力争在这些产业上跻身国际第一梯队行列。其次是我国具有巨大市场需求的行业,如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房地产业等。最后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和装备业等,以打造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居领先地位的大型企业。

  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手段的作用,少用行政手段。用优惠的财税手段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作为投资的主体,而不是政府自己动手来干。在淘汰落后的产能和企业时,也要充分运用市场的手段,政府不可能很好地判断什么是应被淘汰的产业。完善市场竞争机制需要理顺价格机制。价格尤其是要素价格在中国还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而价格的扭曲导致了企业行为的扭曲,最终导致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迟迟无法得到改变。

  其次,进一步开放垄断产业,引进多元化竞争主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经验,在于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开放不仅意味着对外的开放,更多地意味着对内的开放。原来只能由国有企业才能经营的产业,在实行开放、引进竞争之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以金融业为例。近二十年来,中国的银行业陆续引进了外资和其他非公资本,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纷纷出现,迅速做大做强,使得中国的金融业在资本金比例、不良贷款率、风险控制、内部管理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之所以表现相对稳健,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金融业发展健康。

  近些年来,我国部分行业的开放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一些产业还处于较高的垄断状态,如医疗、移动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医疗行业为例。一直以来我国存在着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参与竞争的主体过少,导致医疗服务供不应求、效率低下。因此,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打破可竞争行业的市场垄断,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开放的重点领域应是服务性行业,包括成品油零售市场、教育、医疗、移动通信的增值服务、旅游业、银行和保险服务业、建筑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再其次,大力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巨大。近些年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有下降趋势。2005年通过的《非公经济36条》,在政策上对于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但在具体实施上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石油行业为例。近些年来由于种种潜在的限制,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两大国有石油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这不利于该市场的有益竞争和效率的提高。另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量的财政投资经由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投入到实体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民间投资起到了挤出的作用。在财政投资支持下,各类银行不计风险,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大开信贷之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大量民营中小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而一些存在落后产能的国有企业却因获得政府支持而保存下来。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民营经济多年积累的成果。

  当前大力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应该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逐步放开垄断的产业和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企业的税负,减少审批环节;在政府采购、信息服务等各方面适当倾斜。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要做到:一是加快清理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定,凡不符合宪法及其相关法律中有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规定的法律法规,都要进行清理和修改。二是认真检查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对于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不符合政策的举措,要及时加以纠正。

  最后,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步伐。中国经济未来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寄希望于约占中国人口四分之三的农民身上。农业经济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和劳动力是有限的,唯有将更多的农民从农业上转移出去,投入到工业和商业中去,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或将农村发展为城镇,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斯蒂格利茨曾说过,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最主要的两件大事即为“中国的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为美国带来了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而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也将是长期而巨大的。

  如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呢?首先要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应该允许农民将土地使用权出租、抵押、有偿转让、投资入股,使其能够将土地使用权货币化。这既推动了农民的市民化和农村的城镇化,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应深化城市管理制度的改革。把农民关心的就业、居住、子女上学、自身培训、工资保障等问题纳入城市统一的管理之下,给农民以事实上的平等,使其安心城市建设,消除后顾之忧。当然,城镇化的进程应顺势而为,有规划有步骤,不可操之过急。对于有一定的工商业基础、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人员流动性较高的地区,可以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责任编辑:克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