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广东产业升级应是市场选择结果,政府慎用权杖

2009年07月08日09:3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大洋网-《赢周刊》 作者:蓝云

  会客厅嘉宾:

  张曙光: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

  黄亚生:美国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终身教授。

  王珺: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岭南学院教授。

  车克焘:溢达集团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

  徐沪初: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执行合伙人、执行总监。

  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新经济环境下,珠三角经济进入了一个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珠三角在这场经济危机中该怎样寻找自己的变革之路? 珠三角的机遇何在?在最近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主办的珠三角论坛上,来自中美的专家、教授、企业人士围绕珠三角的竞争态势、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变局等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其中涉及的问题发人深思。

  广东产业升级,政府慎用权杖

  □ 赢周刊记者 蓝云 文/图

  广东经济在失衡

  赢周刊: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0%左右,广东的经济状况比全国平均数字高出1/3,但是在金融危机下,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广东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国外需求市场的弊端表露无遗。这无疑对珠三角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那么,广东的症结主要在哪里?

  张曙光:中国在世界的状况和广东在全国的状况都具有代表性。尽管发展快,但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相对要低,结构失衡又非常严重。比如我们处在加工层次的低端,我们所得到的加工收入在产品的价格中占的比例非常小。同样的产品我们得到的是整个价值的1/10或者是几十分之一。另外一个失衡就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失衡,因为制造业主要是贸易品,服务业主要是非贸易品,这个问题在珠三角是比较突出的。

  黄亚生:广东对外经济的严重依赖本身并不是问题,例如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对外经济有严重的依赖。但是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外贸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70%,这是非常反常的现象。我们过去一直认为日本是外贸大国,在日本最偏向于出口的七八十年代,外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5%~30%,这说明世界上最成功的贸易国家,对外依赖的程度远远低于中国。

  中国GDP每年增长的很快,但从微观的指标来看,中国企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并不是很快的,至少跟宏观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差距。做简单的加工和贴牌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相当于一代人的时间,我们的企业还停留在贴牌和做简单的加工,这也是不正常的情况。

  贴牌生产也很可以自豪

  赢周刊: 现在珠三角很多企业都做不下去了,因为订单减少。很多企业也想起步做自主品牌的研发和开拓国内市场,但是却遇到了很多困难,毕竟品牌的创建和市场的培育都需要时间。那么创立自主品牌和掌握销售渠道是企业唯一的出路吗?还有,现在政府也在努力促使产业升级和转移,这个方向如何?

  王珺:广东省的工业增加值占广东省总产值的比重大概是20%,增加值的比重低于全国4%~5%。这说明产业还不成熟,企业在研发和产品创新、工艺流程上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产业升级也是有多种形式的,例如工艺流程、产品性能和功能设置,产业转移是升级的一种形式,不是唯一的形式。现在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就是生产工艺,例如佛山的陶瓷,总部或者是研发部门都在佛山,开始向外转移的是生产基地,政府并不是希望所有的产业都转移出去,不可能的。佛山的陶瓷转移到江西山东东莞的制鞋转到湖北顺德的家具企业转到四川,实际上都是生产链条的一部分向外转移,这就形成了新时期内地的前店后厂的区域格局,由此会带动区域之间的物流、配送、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跨地区发展。

  车克焘:我们纺织服装行业是贴牌生产,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深加工、高附加值,一条龙生产。如果谈到竞争力,中国的梭织面料,我集团一家差不多等于意大利所有的企业,如果加上山东的企业我们的产量差不多是欧洲的总产量。做面料不值得吗?科技创新、环保、节能减排,都包括在生产流程中。这是传统的产业,我们在其中就有机会,危机一早就开始了,单靠中国的劳动力是没有办法做下去的,一定要投资科技和创新,要用工业工程师将效率提高,将产品档次提高。刚才几位老师都提到说中国说要创立自己的品牌,但是创立一个零售品牌的挑战是很大的,欧洲和美国的品牌,例如LV要多少年的历史,多少的广告,投资才可以达到今天的位置,如果现在大家都提这样的口号,中国企业和工业都去创立品牌,这不现实。

  黄亚生:不管做什么,企业可以盈利,本身就证明一种合理性,因此做贴牌是合理的,这是企业家自己的决策,不是政府代替他们做的决策。我不会跟车克焘先生争论这种模式,例如做纺织,其中有高科技的成分,如果一脚踢到湖南湖北去,在那个地区不能获得高科技的人才,就将这个行业毁灭掉了。

  产业升级应该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赢周刊:最近广东的政策是,企业若不能就地升级转型就转移。而珠三角地区对于升级转移定出了时间表,各地方政府都有明确的指标。但是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应该不要干预企业,要不要转型和升级都应该是企业自发或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徐沪初:从个体的企业运作来看,理论上政府是不应该关心的。如果从政府的角度考虑,政府还必须关心就业的因素。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何帮助企业进行升级换代,政府还是有很多方面可以做的。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珠三角规划中提出的重要观点有的跟打造品牌相关,有的跟制造环节的提升有关,例如技术、研发和创意。现在珠三角明确提出一个观点,要从广东制造变成广东创造——在珠三角打造以工业设计、创造和研发为核心的全国性的基地,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打造全国性的基地来说,政府还须助力。

  黄亚生:如果是政府主导经济,它考虑的是整个行业,是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但是很多的政府官员认为是夕阳和低科技的行业中,恰恰是有高科技的管理,有高科技的创新。比如诺基亚经常被认为是电信行业很先进的企业,而它刚开始的时候根本不是做电信的,而是做木材和家具的。按照广东双转移的政策,这样的企业是要一脚踢开的。如果企业本来可能是去做高科技的,本来是要去创造品牌的,但是没有金融方面的支持,没有政策方面的支持,还要踢它走,这就是政府太强大了,代替了企业做决策。政府的作用就是创造环境,将污染改善,劳工权益进行保护。

  王珺:产业升级是渐进的,这跟政府定出的时间表不太一样。现在的考评机制给官员带来了压力,导致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配置到需要的地方。例如我的企业想去肇庆,政府非要我去梅州,我又不愿意去,政府就给你更多的优惠,最后就是优惠项目的竞争。而企业拿到了优惠是否可以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的问题。

  张曙光:中国经济发展,同政府之间的竞争有很大的关系,要否认这一点就没有过去经济快速增长的三十年。政府竞争尤其是开始的时候,既有经济增长的竞争,也有体制变革的竞争,谁在变革中走得快,相应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从这一点来说,中国政府之间的竞争是过去经济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越到后来,尤其是危机出现后,政府在体制竞争上可以说越来越弱,而在资源和利益的竞争上越来越强。这就阻碍了体制上的变革进一步的发展。

  

(责任编辑:克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