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即合!这是中粮董事长宁高宁与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在7月7日下午共同用以形容此次交易的一个词。
牛根生对“一拍即合”的深入解释是:“因为双方的文化、理念基本一致。宁总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荣誉主席,我是轮值主席,去年交流比较频繁,所以一拍即合。
”
在这次蒙牛引资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这个名字的曝光率,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这个由31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经济学家和外交家发起成立的组织,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俱乐部。其20名理事,均是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企业界精英中的精英。
有意思的是,这个俱乐部前一次受到高度关注,也与蒙牛有关。
2008年10月,在蒙牛暂时解决“被外资并购”的危机后,牛根生含泪感激的便有俱乐部的理事;8个月过去,当同为俱乐部理事的宁高宁与牛根生,在蒙牛的LOGO下把双手握在一起时,围绕周围的仍是俱乐部这个“圈子”的磁场。
圈子的力量
牛根生应该庆幸,自己能够在2006年的冬天,成为这个俱乐部的一员。
成立之初,俱乐部的11位荣誉理事就包括了中国最顶级的经济家吴敬琏、张维迎、周其仁,外交家吴建民和中国全球化的代表人物龙永图,以及深孚众望的商业领袖——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海尔集团CEO张瑞敏、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
招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和
万科企业董事长王石等。
而俱乐部20位理事,则包括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蒙牛乳业董事长牛根生、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
用友软件董事长王文京等。
俱乐部成立后,理事们便开始以集体的面目出席由俱乐部发起的一些论坛、商业活动,以及俱乐部定期组织的理事互访——即到每个理事所在的企业进行访问交流,加深了解。
牛根生写于2008年10月19日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的信(即著名的“万言书”)也提到,在过去两年里,俱乐部的各位企业家先后率领几十个团队来过蒙牛。就在三鹿事件2008年9月爆发前一个月,俱乐部的理事、荣誉理事还曾齐聚蒙牛。而事件爆发前4天,荣誉理事柳传志,还带领联想控股管理团队109人参观指导蒙牛。
牛根生提到的2008年8月初的理事集体到访,虽然仅有三天时间,但除了参观企业,理事们还骑马溜歌,煮酒论英雄。也正是在多次这样的互访中,企业家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三聚氰胺事件”中,这份情谊已经让牛根生尝到了甜头。在那封“万言书”中,牛根生的致信对象正是这些理事们。
牛根生直言不讳地提到,得知蒙牛当时所处的窘境,为了防止境外机构恶意收购,柳传志“连夜召开联想控股董事会,48小时之内就将2亿元打到了老牛基金会的账户上”,而“新东方俞敏洪董事长闻讯后,二话没说,火速送来5000万元。分众传媒的江南春董事长也为老牛基金会准备了5000万元救急”……
“90%以上的理事、同学从不同的角度,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支持。”牛根生写道。
事后,此事件让很多人感叹牛根生的幸运,同时也感叹“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这个圈子的互助力量。
“圈子”对牛根生的影响还不止这些。牛根生还曾坦言,自己2006年2月辞去主持日常经营事务总裁一职,便是受到俱乐部柳传志和王石的影响和指点。不久,他连法人代表资格也交给了总裁。
圈内人的生意
俱乐部成员之间的“信任”,也带来了直接的商业机会。
有一个故事,便发生在理事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和华旗资讯总裁冯军之间。
据说,2007年时,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一次活动上,了解到爱国者赞助《大国崛起》的效果后,王中军对冯军说,“我们也合作一把,如何?”简单的一句话之后,便有了此后爱国者赞助《集结号》,并最终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宁高宁与牛根生的合作,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用宁高宁的话说,“我和牛总见面的时候已经有了框架了,再见面有了细节,再见面就签字了。”
宁高宁直言,中粮入股蒙牛,一个原因还有“把老外赶跑”。这样的逻辑,与2008年10月众理事们集体“救火”一脉相承。也许,蒙牛此次引入的投资方,即使不是中粮,也可能是俱乐部里另一家企业。
尽管,中粮将在蒙牛未来董事会的11个名额中,占据3席位置,但这3个名额均为非执行董事。按照宁高宁目前希望的与蒙牛管理层的合作方式,中粮将通过董事会对蒙牛发展的大方向、大政策产生影响,并推动蒙牛和中粮在业务上的合作。
“目前,中粮没有意图把(蒙牛)某个区域的经理换了,中粮也没有这么多人。”宁高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入股蒙牛,被宁高宁看作是中粮进入乳业的契机。即使在不介入蒙牛日常运营的情况下,他仍表示,中粮没有更多的乳业战略,未来的乳业战略将紧紧依靠蒙牛的发展。而在未来的行业整合中,蒙牛如果有动作,中粮会给予支持。
不仅如此,宁高宁还透露,双方将在股权比例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合作,中粮在目前可看的未来没有继续增持蒙牛的计划。
这意味着,虽然让出了大股东席位,但牛根生及其高管团队仍将继续掌舵蒙牛。
方风雷的交游
对于厚朴的进入,“圈子”与人,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
厚朴基金是由高盛集团的中国合伙人方风雷创立的一家私募股权公司,管理着25亿美元的资产,高盛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为该基金提供支持。
一篇文章曾对方风雷有如此的形容:“以方风雷交游之广阔,涉足政商两界之深,对金融资源调动能量之大,说他是新时代的胡雪岩也不为过。”
虽然,方风雷并非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成员,但其与俱乐部的成员企业——中粮、联想甚至是蒙牛等,已有多次合作经历。
早在方风雷还在中金、尚未进入高盛之时,方风雷便一手帮助当时中粮董事长周明臣,完成了中粮集团的改制与重组,并帮助其成为首家获准将内地资产转往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此间,周明臣还曾邀请方风雷,前往中粮给管理层讲课。
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中,与大佬级人物柳传志,方风雷也交情颇深。
2004年,高华证券成立,正是柳传志的联想控股与方风雷掌舵的高盛中国合作的结晶。高盛先向方风雷等6个自然人提供商业贷款,然后6人联合联想共同发起设立高华证券。当年12月,高盛与高华证券成立高盛高华证券。
另一层被公开的关系是,同为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的建业地产(00832.HK)董事长胡葆森与方风雷也有20多年的交情。2008年6月建业地产在港上市,便邀请了方风雷担任独立董事。而牛根生,当时也以个人名义购买了建业地产的股票。
不过,方风雷为人低调,媒体上甚少对他个人的采访。而在此前的“中粮入股蒙牛”沟通会上,方风雷连同厚朴基金均未出席。
厚朴的回报
不过,生意毕竟是生意。
除了“圈子”的影响,从厚朴的投资逻辑上,还是可以看出此次入股蒙牛的一些门道。
自成立以来,作为本土私募的厚朴,被多次与全球股权投资鼻祖KKR相比较。有说法称,厚朴的掘金逻辑非常简单,就是和KKR一样“做大生意”:KKR的目标一般锁定在50亿-100亿美元之间的收购业务。
事实上,人们发现,厚朴的确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沉寂两年之后,2009年1月中旬,厚朴接盘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配售
中国银行H股中30%份额,相当于32.4亿股,涉及资金约55.4亿元。5月美银抛售建行135亿股,以厚朴为首的投资团再度出手,以每股4.2元大折让价,购入总值567亿元全数股份。其中,厚朴基金接下其中约一半股份,耗资284亿元。
而如今的蒙牛,也俨然是中国乳业的“巨无霸”。获得蒙牛20%的股份,中粮与厚朴的总代价达61亿港币,其中,厚朴将付出18亿多的港币。
有意思的是,厚朴此举貌在追随“榜样”KKR。不到1个月前,KKR刚刚宣布,已最终完成对现代牧业的多轮股权投资,投资总额为1.5亿美元。牛根生和老牛基金,则是现代牧业的主要发起人。
巨大的投入,同样给厚朴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此前,在中行和建行这两笔交易上,厚朴基金已赚得了90亿。而蒙牛,理应同样不会让方风雷失望。
在中粮、厚朴入股蒙牛的消息宣布后,第二天,蒙牛股价最高已达21.45港元,相比厚朴入股蒙牛17.6港元/股的价格,收益率达到21.87%。以其18亿港元的出资额计算,厚朴的最大账面收益已达3.94亿港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