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五年的时间,足以让人忽略一些细节。期货的字眼从
重庆港九(600279.SH)2004年年报最后一次出现后便彻底消失,鲜有人知道,港九仍是重庆三五九期货的“名义股东”。
7月15日,重庆港九的一纸公告揭开尘封往事的冰山一角:公司2004年10月28日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将20%港九期货股权(注:现更名为重庆三五九期货)转让给重庆成长实业公司(下称成长实业),但股权转让一直未能通过证监会的批准,现决定终止转让。
事实上,2004年,重庆港九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之际,便将上述20%的股权委托成长实业管理。
此番终止转让,某种程度而言,重庆港九再次嵌上炙手可热的金融概念,亦将再度行使重庆三五九期货公司的股东权利。
“近期太忙!谅解!”7月17日20点54分,重庆港九董秘周小雄婉拒本报记者的采访要求。
三五九期货前世
“重庆港九回来是件好事,一来我们找到了实力股东,二来重庆港九也有了金融概念,这是双赢选择。”重庆三五九期货内部人士说。
八年前,重庆港九曾充当白衣骑士,拯救困境中的期货公司。
2001年4月3日,重庆港九代表在股权转让协议书上签字,三天后,重庆港九旋即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投资重庆润庆期货经纪公司(重庆三五九期货前身)的决议。公开资料显示,重庆港九拿下股权花费650.99万元。
彼时,润庆期货注册资本3000万元,因经营不善一度停业。
股东结构为:成长实业以持股60%位居大股东,重庆港九与合川区银源商贸公司(下称银源商贸)分别持股20%。
与重庆港九同时进入的成长实业,是由一批浸淫重庆资本界多年的原华夏证券离职人士创立,银源商贸目前则为
重庆啤酒(600132.SH)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润庆期货由此更名为港九期货,并重新开门迎客,但治理结构的缺失很快让其出现重大违规。
证监会网站显示,港九期货2003年曾为成长实业、重庆港九的参股公司进行多笔违规担保。
2003年6月28日,港九期货董事长廖宣东未经董事会讨论决定,便直接为重庆港九参股公司——重庆宝特曼生物高科技股份公司(下称宝特曼)一笔500万元的短期贷款提供抵押担保。
鲜有人注意的是,廖与违规担保的两家公司存在利益关系——廖为宝特曼法定代表人,同时出现在成长实业联系人名单中,2005年2月6日,证监会对廖宣东开出五万元罚单。
股权转让悬疑
尽管港九期货乱象重生,但2004年3月,重庆港九一度有意增持股权——拟以现金1050万元受让成长实业35%的港九期货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不过,半年后,重庆港九即萌生退意。当年10月,重庆港九董事会决定将20%的股权以650万元出售给成长实业,短短两月内,重庆港九便收到650万元的股权转让款。
2008年2月,港九期货更名为重庆三五九期货,重庆港九与其似已无瓜葛。而今年7月15日,财报中消失数年的期货公司,重现重庆港九公告。
股权转让未能完成的原因何在?
6月30日,重庆港九上报给重庆证监局的情况说明显示,股权转让过程中,2005年9月,证监会《关于期货经纪公司股东资格及相关问题的通知》,对股权变更后股东持有期货公司50%以上的股权进行限制,所以上述股权转让被搁置。
虽然2007年《期货公司管理办法》扫清了股权转让障碍,但“由于客观因素影响”,重庆港九仍是重庆三五九期货的“名义股东”。
上述“客观因素”究竟为何事?7月17日上午,本报记者致电重庆证监局上市处杜曙光,但杜以“工作忙”为由未曾解释。
重庆三五九期货内部人士亦回避该问题,仅表示,公司有意调整股权结构,“成长实业可能从股东中退出,而公司还将增资扩股至6000万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