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债券投资收入没有按税法规定缴税?保险公司利用假退保冲减保费收入?石油公司是否采取变换油品名称的手段不交或少交消费税?7月20日前,这些问题都要有答案。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电信、中国华能集团等36家大型企业集团,将在这一天前将过去3年的税务自查情况上报国税总局。
据了解,这项行动始自今年3月,外界对此却不甚了解。“今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位参与此事的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今年的税务稽查分为两条线,首先是国税总局稽查局安排了60家特大型企业集团(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和央企)的税务稽查:被列入名单的企业首先要进行自查,国税总局根据企业自查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全面稽查。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对特大型企业进行全面税务稽查要耗费的人力非常庞大。上述人士说,“以前查中国银行要近万人,而全国税务稽查人员不过四五万人。”第一批自查名单是在4月份公布的,银行、保险、通信、发电和石油石化五个行业的24户大型企业集团名列其中。两个月后,名单上增加了第二批36家企业,除上述五大行业外,房地产行业也名列其中,其中即包括华远、万科等大型房地产公司。
另一条线是,国税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布置其定点联系的45家大企业中的部分企业开展自查工作,其中包括31户国有大型企业、4户民营企业和10户外资企业。
据了解,通过企业自查,确实查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比如:某银行一个分行有200辆车,3年用了4000多万元的汽油;一些企业购买的办公用品、打印纸数量都够开一个文具批发公司。“简单地从合理性推断就有问题。”上述人士说。不过,“税务总局稽查局对个别的第一批企业的自查结果并不满意,甚至是相当不满意。”上述人士表示。“下一步安排重点检查和全面检查时一定会被落实的。”上述人士称,总局稽查局将对企业自查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对自查不彻底、效果不明显的企业集团开展抽查和重点检查工作。
一些企业认为,税务机关目的之一,“大约是看是否偷税漏税,以弥补财政收入的下降损失”。一位帮助企业自查的人士也认为,“今年稽查首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因此会找盈利和效益比较好的公司,而以前稽查主要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纳税行为。”从财政部刚刚公布的数据来看,6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9.6%,增幅重新回到两位数,不过,非税收入贡献了财政收入的一半,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两大税种依然负增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业界的看法也不无道理。“从征管层面看,这次行动和目前的经济形势及税收减少并无太大关联。只是在当前这个特殊的经济时期,外界过于敏感而已。”一家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了他的看法。他补充指出:“从行业内部来看,这次行动当然也反映出税务部门加强征管的趋势。和以往的不同的就在于由国税总局亲自主持。”
记者从北京某区地税部门相关人士处了解到,他们从5月份开始要求年纳税额在前50名的企业进行自查补税,6月22日结束。下一步,将进入重点稽查阶段。据其透露,一个多月的自查共补缴了近5000万元税款。他告诉记者,当前税收完不成任务,是采取这一非常规手段的主要原因。在采访中,某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目前税务局查税非常严格,重点行业更是每年都要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