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刘明康警示地方融资风险

2009年07月25日10:0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经济观察报

  程志云 赵红梅 张晓晖 张向东

  这一次警示来自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

  上周,不少商业银行都接到了银监会的“口信”,要求各商业银行在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合作时注意风险。几天前,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刘明康特别提醒商业银行在贷款前核查项目资本金情况。

  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成就了地方政府的融资盛宴,现在监管部门嗅到了风险的味道:有一天,这些以地方政府信用背书的信贷是否会成为商业银行的麻烦?

  一个月前,国务院地方融资平台调研组就曾分赴各地摸底。一些地方官员称,已经得到消息,决策部门正在研究加强监管控制风险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不过,这一幕融资大戏仍在继续。

  刘明康的警示

  一位商业银行授信部门的人士说,银监会要求各商业银行在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尤其是县市级融资平台)合作时注意风险,并提醒商业银行在贷款前检查项目资本金到位情况,已经贷款的项目同样要定期清查前期资本金到位情况。

  银监会还要求商业银行终止在年初和地方政府签订的没有实质项目内容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位商业银行授信部门负责人说:“监管层提示,根据国内的法律,即便是地方人大表决,承诺为城投公司贷款提供担保的函同样不具有法律效力。”

  “这并非银监会第一次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用进行风险警示。”该人士称,早在年初,银监会就对地方城投公司的信贷进行过风险提示。但其时信贷闸门初开,商业银行之间激战正酣,对于“铁公鸡”大项目、政府信用趋之若鹜。

  据悉,在7月中旬召开的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特别提到了银行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合作的风险。此后,各地银监局开始对地方政府融资情况进行大范围调研。

  早在6月中旬,由财政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等部门组成的国务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调研组就已分赴各地调研,并将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呈交决策层。

  本报获悉,国务院调研组的调研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设立情况,包括资产、负债、应收账款、营业收入、利润情况、出资方式,注册资金来源是财政资金、土地划拨,或是股权等其他方式;其次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银政信合作,以及担保情况、资金使用方式等。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刘立峰也表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已经开始了对地方政府信用课题的研究。他本人也对四川、湖北等地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各部委如此密集关注地方融资平台并非偶然。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系统投放的7.4万亿元信贷中,大约一半都是地方政府的项目贷款。

  监管层担心,信贷过度集中在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上,会给银行带来风险。“尤其是中小银行,他们的资金本来就少,如果豪赌在当地政府的一两个项目上,一旦其中一个项目出现坏账,整个银行就会陷入绝境。”一位接近银监会人士说。

  武汉城投样本

  日前,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提高了对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汉城投)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上调至AA+。

  武汉城投是经武汉市国资委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武汉市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公司主要从事城市资源开发、城建设施建设及城建资产经营。截至2008年底,注册资本为39亿元。

  由于带有政府信用,武汉城投一直是各大银行的宠儿。近年来,武汉城投累计投资453亿元,项目投资规模占武汉全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总量的一半。

  一份报告显示,各家银行对武汉城投都有大量贷款,其中国家开发银行一家投放215亿信贷,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累计投放信贷195亿。

  不过,一位当地监管部门人士说,近年来武汉城投负债额度急速上升已经成为潜在的风险隐患。

  据悉,2008年底,武汉城投负债总额达到546.94亿元,较2007年的389.09亿元增长40.57%。

  而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公布后,2009年头三个月,武汉城投的债务总额一下子上升了25%。

  与庞大的负债相比,武汉城投的收入没有明显提高。截至2008年底,武汉城投合并资产总额716.7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5.33亿元,利润总额3.51亿元。2009年的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63亿元,利润总额0.95亿元。

  反而,由于近年来武汉市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公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较大负值,2008年为-123.32亿元,较2007年的-96.86亿元继续扩大。由于长期借款增加,武汉城投的债务负担沉重,长期债务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79.25%高位。

  一位曾到湖北当地调研的官员说,由于缺乏能够内生出大量现金流的资产,武汉城投继续扩张的能力不足。

  不过一位湖北省当地政府官员认为,武汉市的财政收入逐年上升为武汉城投的负债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2008年武汉市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376.91亿元,增长27.2%。由于地方财力的提升,2008年,武汉城投获得财政资金32.96亿元。

  这位湖北省当地官员指出,2008年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武汉的城市建设也因此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而2008年底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各个银行为了实现中央“保增长”的目标都对地方基建项目信贷“开闸放水”,这正好为湖北省打开了一个时间窗口。

  地方融资狂潮

  武汉城投是整个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热潮的一个缩影。

  一位接近发改委人士指出,在4万亿投资计划公布后,各省区相继公布了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但与这些计划不匹配的是地方的财力。在4万亿政府投资项目中,中央政府只能出1.18万亿元,需要地方财政配套1.2万-1.3万亿元,剩下的则需通过市场融资。而通过中央财政代发地方债,只解决了2000亿元的资金来源。

  以重庆为例,2009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央的4万亿投资配套,由重庆市主导的道路、桥梁、旅游、水务、旧城改造等基建项目的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重庆市去年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900亿元。其中的缺口全依赖地方融资平台,也就是重庆市政府于2003年初创建的“八大投资集团”来融通。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刘立峰说,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公司融资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地方政府向地方融资平台注入资产,如供水、污水处理、土地、资源矿产等增厚这些地方城投公司的资产规模。

  拥有了这些资产之后,这些城投公司就可以根据新项目需要到银行间市场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或者向银行申请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供水、燃气项目的现金流或者土地资产就可以作为融资(发债或者贷款)的抵押物。

  由于城投公司的项目诸多是准公益项目,或者微利资金回收期很长,甚至还有许多本身就不挣钱,所以大多数城投项目是无法依靠自身现金回流来归还贷款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用财政收入进行补贴或者回购。

  地方政府如果财政情况好,现金流能正常循环,就可以正常向城投公司回购项目,城投公司也就有钱归还银行本息。在这个循环中,实际上银行也押宝在地方财政上。

  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说,为了配合城投公司提高债务杠杆,地方各级政府纷纷成立了担保机构,通过土地抵押、担保公司为项目进行担保等多重手段来赢得银行的信任。

  今年二季度以来,不少中小银行也加入到地方信用融资的游戏当中。除了正常的贷款之外,中小银行很多情况下会把自己的理财业务和给城投公司的信托贷款对接,短平快的为地方城投公司融上3-5个亿,这也给地方项目融资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积聚的风险

  “在杠杆花样翻新的同时,这些地方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的风险也在积聚。”上述人士称。

  以四川为例,一位国有银行四川分行高层说,目前各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直接负债和去年财政收入之间的缺口已经达到400亿元。这还不算各级财政将近千亿的各种隐形担保债务。

  在重庆市万州区的帐单上,有超过35亿元的政府信用贷款。现在,这个年财政收入14亿元的小城将迎来还本付息高峰。面对平均每年5亿元的贷款本息,它需要找到稳定的还款来源。当地官员们说,仅依靠有限的财政补贴资金,将出现不能按时偿付贷款本息的局面。

  但是地方政府无法终止这样的游戏。刘立峰说,诸多大的城投公司资产质量并不好,没有什么能产生现金流的东西,但现在还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取代。《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贷款通则》不让地方政府直接借款,《担保法》不让地方政府担保。没有渠道,只能借助城投公司来参与。

  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说,由于地方城投往往是一个大集团,体系内又有诸如煤炭公司、水务公司、煤气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各种小公司,因此资金一旦进入到城投体系中,具体运作根本无法进行监控。在它的报表中很多内容银行无法核实。

  上述人士说,关键问题是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部分是出让土地的收入,而地方城投资本金的重要部分也是土地,诸多地方城投申请贷款时抵押给银行的抵押品还是土地。

  “只要土地价格徘徊在高位,那么地方政府和地方城投公司的信用都可以放心。”他说。

  但这只是一种幻像。一旦经济进入萧条期,土地价格就有可能大跌,地方政府收入来源锐减,地方城投马上就会面临抵押不足的问题。当二者同时出现的时候,地方的信用就无法兑现,商业银行同样面临系统性风险。

  一位大型商业银行天津分行负责人说:“目前,无论是地方投资平台的贷款还是他们发行的中期票据、企业债,最后承担风险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几年一换届,通常在任的政府班子是有投资冲动的。而银行也只好相信地方信用。”

  太平洋证券宏观分析师周明剑说,这是一场和经济复苏的赛跑。如果经济长期持续低迷,地方财政增长的速度大大低于负债增加的速度,那么此时地方政府就会面临巨额的赤字。一旦地方信用受到影响,银行的大规模坏账是不可避免的。

  与以往不同的是,城投或者地方信用一旦失守还会波及到债券市场。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类似次贷危机式的连锁反应。“会变成次贷危机的一个翻版。”他说。

(责任编辑:克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