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本酝酿去雅阁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徐锋
也许十年时间太久,广州本田终于要变脸了。7月1日,广州本田通过一个简短揭幕仪式,正式更名为“广汽本田”, 金山裕则和姚一鸣代表中日两方共同宣布了“感世界而动”的企业口号。
当天离姚一鸣接任广汽本田执行副总一年整整差一个月。一年前接任付守杰出任中方一把手时,广汽本田正处在自主品牌战略的风暴眼中,外界有人争议:尝惯了销售合资产品的甜头,搞需要长期投入的自主品牌,动力何在?这个疑问尚未消除,现在更大的举动又来了。
这似乎并不妨碍董事会和姚一鸣对广本未来的通盘设计。“我们修改了企业哲学,前十年企业哲学是来源于本田,本田哲学是否还适合中国?”姚一鸣强调,公司哲学改变是为了更注重沟通。
本田的企业哲学是“梦”,这是本田宗一郎60多年前的创业理念。
新官三把火
最近频频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姚一鸣,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感世界而动”,这可以隐射出广本董事会“有意区别本田”的态度。在这个价值框架下,董事会早前已经决定,对广汽本田业务链进行全面调整——强化自主研发,平衡发展“本田”和“理念”两个子品牌的双品牌战略。并把2009年做为广汽本田的“品牌建设元年”。
世界领先的绿色工厂+原本就公认的精细与低油耗产品+合资自主品牌代言人,这些手段的立体轰炸,目的只有一个:让公众记住一个有别于本田的中国本田形象。
作为日本第三大汽车公司,本田无论在规模还是实力上均不及丰田和日产,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无论是第一个在中国投产全球同步车型“雅阁”,并率先构筑独立销售网络,还是率先从中国向欧洲市场出口乘用车。本田都只有一个希望:通过重视中国市场,来弥补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但是由于产品线短,本田进入中国8年来一直走的是“少车型多销量”市场策略,随着竞争对手产品投入周期和频率缩短,这两年本田越来越感到了来自通用、丰田等“多品牌”群狼战术的压力。
根据本田早先制订的三年事业计划,广本到2010年年产量要达到100万台。考虑到本田自身车型少而且东风本田也需要新产品,广本新产品投放的周期很难跟上产能增长的速度。广本必须在计划外,寻找发展合资自主品牌的新空间,出于两个子品牌形象统一考虑,打造一个家喻户晓的“广汽本田”品牌,显得尤为迫切。
全球范围内,本田至今还是一个二流公司,这是广汽本田董事会的困惑,并试图去改变它。通用、丰田之所以强大,恰恰是因为他们母公司品牌强大。广汽和本田两大股东当时已经意识到,如果企业品牌不强势,一旦优势产品出现波动,广本十年来建立的产品优势将很可能化为乌有。
事实证明,这个局面后来真出现了。
临危受命和渠道革新
去年8月正值金融风暴席卷,中国车市全面下滑。当时正在准备广汽商贸整合规划的姚一鸣,被派往广本接任中方总经理,开始每天和日方董事开会讨论减产问题。一开始日方董事并不同意中方提出的减产计划。
为准备年底经销商大会,重新制订商务政策和调整排产目标,姚一鸣在三个月内走访了全国上百家经销商。当时广本的库存高得惊人,全国经销商因为库存占用的资金量达到6.7亿元以上,最多的店积压了500辆车。
这让姚一鸣重新认识了厂商关系的严峻,“市场行情不好,只有20%经销商预付款提车,而80%的经销商不敢打款。很多经销商对4S店失去信心,准备转投其他产业。”为刺激经销商积极性,广本提高了返点,修改了旧商务政策。
原商务政策规定,一年产量确定后是不能改的。后来强化执行“N+3”机制:提前三个月产品由经销商定,最后两个月内产品订单类型可以调,最后一个月订单颜色可以换。对经销商考核,原来广本有30%-40%权限,也改成了完全委托第三方机构,以杜绝人情。
经济情报专业毕业的姚一鸣,经过和广丰比较后承认,营销一直是广本的短板,并计划借鉴丰田,对商务政策进行调整。为了应对一级城市汽车饱和,接下来,姚一鸣还要允许优质一级经销商在县、乡市场开二级店,二级店计划今年全国建80家。姚一鸣说,“广本过去十年的扩张,是经销商关系融洽的结果。”
一系列调整后,广本在2009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销售乘用车163364辆,比同期累计增长14.77%。主要的增长有两块:一块是新上市的锋范,弥补了广本在A+级私家车市场的空白;另外一块则是针对商业客户的销售——在这一块昔日错失给凯美瑞的地盘上,雅阁收复了一些失地。
下一个十年
2008年下半年的车市风波,让广汽本田加快了企业品牌战略启动的时间表。这场从产品向企业的文化重心转型中,广汽本田面临的课题很多。
“上一个十年,我们是以产品推动企业发展,下一个十年,广本有一个详细的思路,就是用企业品牌反哺产品品牌。”姚一鸣强调,首先必须改变的,是如何弱化过度“雅阁化”的广汽本田形象。
先做企业品牌,还是先做产品品牌,在汽车合资厂商中一直存在两种战略思维。在企业品牌上,最早尝到甜头的是上海通用。几乎和广汽本田同时建立的上海通用,其第一款车世纪星由于种种原因,第一炮就哑火。
当时上海通用毅然停掉世纪星,在没有产品的状况下,猛打了一年的企业形象广告。在强大的企业品牌光环下,接连投产的赛欧、凯越等车型均热销,上海通用也迅速跻身国内前三。但是辉煌背后也有代价。上海通用目前多达三个品牌、近十款产品,背后需要每年数十亿元广告费支撑。一直坚持滚动发展的本田,不会放弃对广汽本田的成本优先的经营策略,广本的企业品牌建设,仍然是一个滚动发展的长期工程。
广本已进入十年后的第二个投资高峰期。包括姚一鸣在内的中方高管,如何向日方股东争取包括资金在内的最大限度支持,是未来核心工作之一。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