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重庆:7亿政府投入撬动百亿商圈

2009年07月29日09:5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王小妆

  最近,重庆江北区得到一顶新“帽子”:名列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委员会公布的首批“中国商业名区”,同样的“帽子”目前全国只有两顶。能戴上这顶新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观音桥商圈,目前,重庆江北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来自观音桥商圈。

  观音桥商圈是全国不多的销售过百亿的商圈之一,而5年前,这里只是一条破旧的商业街,老旧的房屋,还有十余栋烂尾楼。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徽对本报记者说:观音桥商圈是一个谜,解开这个“谜”具有全国性的意义。

  7亿政府投入撬动百亿商圈

  如果6年前你到过重庆,“观音桥商圈”只是一个规划中的名词,在其相应的地块上,是破旧的房屋、拥挤的交通、三轮车、平板车充斥道路,黄瓜白菜与百货商店比邻的状况。在当年的照片上,你能辨认出的观音桥,跟中部地区一个地级市老城区的面貌没有什么两样。

  是当时江北区委区政府的一个决定改变了一切,那就是要高起点大投入打造一个现代化商圈,政府拿出7个亿——相当于江北区一年的财政收入,用来建设基础设施、筑巢引凤。从2003年4月开始建设,2005年2月3日开街。引入境内外知名企业投资逾200亿元,拆迁房屋近50万平方米,开发建设30余个项目,盘活商业设施5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商业设施200万平方米。目前商圈日均人流量达35万人次,日均销售额逾3000万元。

  中国经济时报从观音桥商圈管委会了解到,江北区将继续投入20亿元,拟带动300亿元社会投入,目标是打造重庆新兴商贸中心。

  7亿带动200亿,是什么带来了如此高倍数的乘数效应?

  高起点,再规划,再提升

  观音桥商圈的高起点在2003年动工前就体现在规划上,规划甚至预留了10年后地铁在地下的接口以及与公交车站的无缝连接——这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观音桥商圈的一位资深管理人员告诉中国经济时报。

  好的规划也让有心前来发展的商家看到了前景。

  也由于有好的规划在先,所以当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到商圈视察提出“再规划,再提升”的要求时,江北区迅速拿出了方案:在建成区1平方公里的基础上,以三环十射的交通架构撑起两平方公里的商业核心,实现五个提升:品牌的提升,增加2万平方米的国际一线商业品牌;形象的提升;环境的提升,主要是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的提升。还有一个内在的提升,就是实现从传统商贸到现代服务业的转型。

  力量

  韩健徽认为,江北区创造了一个奇迹,他肯定了江北区在打造观音桥商圈上体现的执行力。对此,观音桥商圈管委会主任成应傲是如此解释的:“的确,过去这里连一家大型商场都没有,许多沿海地区来参观的同志也说,如果是新区打造,我不奇怪,旧城改造是非常困难的,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是这样讲的:一是区委区政府特别是几位主要领导的眼光,过去的史大平书记也好,现在的燕平书记也好,对后工业时代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认识非常到位,从商贸立区到打造千亿商贸物流区,到重庆新兴商贸中心,既有一脉相承,又有与时俱进;二是区委区政府的魄力,负债发展、负重前行需要魄力,大拆迁带大发展需要魄力,对商圈办的充分授权也需要魄力需要承担风险。”成应傲没有说出的第三点,王元楷(重庆市工商局局长,原江北区区长)有过评价:商圈管委会这支队伍,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

  

(责任编辑:克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