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医改投资路线图:新医院里没医生

2009年08月01日10:5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翁仕友

  在 “扩内需、保增长”和新医改实施两大政策背景下,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投入。虽然基建还是主要的投入方向,但有总比没有的好。

  一位县医院院长说,其实眼下新医改最关键的并非公立医院改革,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才是当务之急。

  如果可能,重新考虑调整医改投入在基层的规模、方向,现在,是一个合适的时间点。

  当然,这个时间点也是我们的。

  截至本期,本报在两个月内已连续刊发9期“投资新跃进”系列报道,从不同经济区域和投资领域,观察这一轮刺激计划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掀起的波澜。

  如今,波澜继续延伸起伏,我们也力图为读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报道。

  ——编者按

  “大家反映最多的是服务的压力已经到极限,再做下去人就要崩溃了。”在走访了各级医疗机构以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在石应康看来,中国的医改特别是新农合制度实行后,昔日被压抑的医疗需求被爆炸性释放,然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改变面前,各级医疗机构并没有准备好。

  来自基层医疗机构的欧阳彦成院长也有类似的感受,7月26日他告诉本报,原来一个卫生院一天只看十多个病人,现在要看五十甚至一百个,医生资源、后勤保障等很多问题一下子全暴露出来了。

  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中,中央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投入一再加码。2009年这半年,中央已经下达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入200亿,其中安排县医院150亿,中心乡镇卫生院25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亿。

  本报获悉,和“十一五”初期,国家对乡镇医院大幅度投入不同,县级医院成为本轮投入的重点。

  然而,多位基层医院院长反映,当下最为需要的并非漂亮的厂房、先进的设备,人才缺失等软件建设才是当务之急,为此建议改变以基建为主导的投入方式,重新考量政府卫生投入的最佳路径。

  基建投资末路?

  欧阳彦成所在的医院——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是受益者之一。据介绍,该医院的项目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如果顺利,将会得到中央2000万元的投入,另外还有省市配套的资金、土地等。

  据了解,这是一家二级综合性医院,年收入5000多万,每年住院病人4万多人,门诊病人18万多,现有职工250人。如果政府的投入到位,医院的床位将由现在的360张变成近500张,成为一个上规模的综合性医院。

  实际上,这些投入资金是中央扩内需投资的一部分。2009年上半年,中央已经下达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入200亿,这其中县级医院(包括区医院)是投资重点,已安排资金150亿。

  和其他领域不同,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鲜有社会资本活跃其中,来自政府的投资占据绝对主力。从不同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又以中央投资为主。

  在中部省份河南,该省发改委官员也正在忙着上报项目事宜,据介绍,该省已有125个项目上报,已经安排的有50个。河南省发改委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大的一次投入,所以各个县医院都很积极,争的也很厉害。”

  据介绍,这次投入的是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每个县只能上报其中一个医院。平均起来,每个医院政府投入约3000万,其中中央投入2000万,剩下的1000万元由省市按1:2比例承担。

  据介绍,政府对这些医院进行投入,使之成为当地骨干的综合性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未来三年,中央将重点支持2000所县级医院建设,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达到标准化水平。

  在郑州、成都等地,记者了解到,2004年以后,国家对卫生投入的重点是乡镇卫生院,目前全国的乡镇卫生院基本上都被改造了一遍。在这轮投入时,重心已经发生转移,转向县级医院。

  和上轮乡镇卫生院大投入相同的是,资金投向的重点依然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过,这种做法正遭到一些基层卫生院长的质疑。

  “现在是人没有、政策也没出来,房子先盖好了。”一位县医院院长抱怨道,以乡镇卫生院为例,以前是房子破旧、看病的人也少,现在的乡镇卫生院是另一番景象,看病的人很多但缺少医生。

  在这位院长看来,政府首先要解决医院的人才问题,最后才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为此他建议政府分清轻重缓急,改变一贯以基建主导的投入方式。

  院长的忧虑

  医疗需求的爆炸性增长大约在2005年后,近年尤甚。据悉,这主要得益于政府推行的新农合制度。

  2003年政府着手推行新农合,在此之前,老百姓看病不能报销,在昂贵的医药费面前,一部分人患病也不就医,即“有病就拖”,还有部分选择了价格便宜的个体诊所。

  一直在医疗机构工作的欧阳彦成回忆说,2005年后到医院看病的人就开始逐渐增多,目前看至少释放出40%的病人。随着新农合等医保制度的建立,一部分病人回到公立医院,造成医院就医人员急剧上升。

  欧阳彦成介绍说,原来一个卫生院一天只看十多个病人,现在一天要看五十到一百多个,医生缺乏、后勤保障等很多问题一下子全暴露出来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对此也是深有体会,他介绍说,最近他到成都市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我看了大概40多个病床,收了70多个病人,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医务人员受不了。”

  这些,正是国家加大对县级医院投入的背景。

  “新农合成立以后,对县医院就医的需求很大,这次为什么从县医院入手,是从战略上、现状上考虑,县医院确实需要建设。”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应亚珍告诉本报。

  不过,让院长们操心的并不是扩大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

  “我现在焦心的是配套下来以后,卫生专业人才怎么办?”欧阳彦成说。在他看来,“找人的工作比找钱困难。”

  按照他的估算,修建成一个四五百张床位的医院,需要五六百个医务人员,而且高、中、低三个层次都要有,现在医院已开始有意识地储备人才。

  “房子现在建得比原来好了,设备比以前先进了,多了,但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队伍和医疗服务质量。”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在近日举办的中英卫生论坛上说。

  据了解,目前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当中,中专以下和没有学历的占了一大半,有三分之一基本上没有什么学历。殷大奎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

  冷热不均

  在接受采访时,多位院长呼吁国家建立全科医生培养、考核制度。目前大学培养人才与医疗机构需要是完全脱节,“他们培养的人才我们不需要,我们需要的人才,他们没有。”

  据介绍,村卫生室需要的是全科医生,乡镇卫生院需要是全科医生加少量专科医生,县级医院需要的是部分全科医生和重点专科医生,然而目前医学类高校培养的多是高端的专科人才,没有专门针对基层医疗市场需要的专业设置。

  这就造成了目前专科医生从事全科工作的现象。此外,由于顾及乡镇级别低、待遇差,“在那上班觉得面子过不去”,一些学医的大学生不愿意进入基层工作,为此,欧阳彦成建议将乡村医生纳入公务员管理,彻底改变目前“缺兵少将”的现状。

  另外,目前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中最底层的一个环节——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投入有所增加,但本轮投资的重点并不在此,与整个急需改变的现状相比,可谓杯水车薪。

  作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一环,村卫生室功能并非治疗,主要是发现病情、健康教育为主,目前这级承担了农村老百姓主要的门诊任务。在河南等地了解到,这一层级的网络很不健全。

  此外,目前村卫生室房屋产权混乱,有的是医生自己的,有的是村集体,并没有统一建设,一些学者提出鉴于其重要性,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城市社区服务这块,则正面临“上下两头热、中间冷”的尴尬。

  欧阳彦成介绍说,在资金保障、人员配置上“国家非常热衷这个事情,下面也愿意承担这个事情,但是地市州中间这级基本上是动力不足的,他不愿意承担这一块。”

  由于配套项目较多,一些地市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落实,河南省发改委一位官员介绍说,一些地市希望省财政投入更多,例如提高省财政配套比例,各拿一半,不过省财政厅还没有对此表态。

  社区医疗服务正面临很大的困难,欧阳彦成希望别人多出出点子,解决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黄珂)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