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紧缩解决不了输入型通胀

2009年08月04日11:0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苏培科

  近日,中国央行发布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报告称,CPI将会在下半年走稳,存在反弹可能,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内需回升及流动性宽裕令通胀预期有所显现。预计物价水平下降趋势在近几个月会持续,CPI预计在今年三季度末触底。

  央行报告一出,“输入型通胀”立即成为最为热门的新闻字眼儿,在内有“通胀预期”外有“输入型通胀”的双重渲染下,学者们纷纷建言紧缩货币政策。虽然高层三番五次地强调中国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人们还是担心央行在下半年会通过“适度”字眼来执行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

  所谓“输入型通胀”顾名思义就是非内生的、由外因推动的一种通胀。首先,主要是指国际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增加,也就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今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大幅上扬,而以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的中国经济对大宗商品的依赖性很强,因此会对中国造成通胀压力。

  其次,是货币供给因素引发的“输入型通胀”。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上半年,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各大央行都采取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全世界大规模地印发钞票和大量“注水”,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空前高涨,从而进一步助推了大宗商品价格和资产品价格上涨,并进一步传导到实体经济领域,从而形成输入型通胀。一旦这些流动性开始在全球流动,寻求套利机会,就会成为所谓的“热钱”。对流入国而言,大量“热钱”不但会助推泡沫,也会迫使该国央行发行更多的基础货币,从而制造出更大的泡沫。

  从今年一、二季度的外汇储备增加额来看,二季度大幅增加1779亿美元,比一季度的77亿美元增加了二十多倍。其中,不明来源的资金达1218.94亿美元,占绝大多数。这些资金很可能就是“热钱”,也很有可能在下半年加速流入,带来更大的输入型泡沫和通胀。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回升,对原材料的大规模采购又会进一步助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虽然目前全球经济依然低迷、需求萎缩,中国CPI、PPI同比还是负增长,但是上述几大因素和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正在推动着输入型通胀。那么,中国收缩流动性能够提前化解输入型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吗?

  从上一轮通胀及紧缩政策来看,在“热钱”流入的背景下收缩流动性,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其实,上一轮的通胀还是一个“混合型通胀”,既有“内生性通胀”又有“输入型通胀”。理论上,中国紧缩货币会抑制部分内生性通胀,但实际结果却相反:从2007年2月份开始,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开始上调,CPI却在不断上涨。同时,基础货币投放的数据也出现了加速上涨的势头。如果不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全球流动性的突然收缩,中国的通胀会更加严重,货币政策会更加被动。显然,“热钱”流入导致了中国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灵。

  在“输入型通胀”面前,中国的货币政策是被动的,即便收紧也无济于事,反而会提高国内资金的使用成本,加重国内企业的负担,导致民众消费成本升高,形成的国际“利差”反而引来了更多的“热钱”,进一步加剧了通胀和基础货币的投放,而“热钱”却获得双重收益。

  另外,“输入型通胀”的根子在美元,因为它是国际大宗商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如果美元不收紧,中国单边采取紧缩政策只会使输入型通涨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会进一步泛滥,资产价格泡沫会更加严重。尤其是在目前信贷“井喷”之后,中国经济正在“爬坡”,若贸然收缩则会让中国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当务之急,除了调整信贷结构、进行审慎的信贷管理、实施外汇“走出去”战略等举措外,还需要采取更加综合全面的措施来应对输入型通胀和“滞胀”的隐患。首先就是要管住“热钱”,严格执行现行的外汇政策;其次是要有的放矢,切勿再用调控“内生性通胀”的办法去调控“输入型通胀”;再其次是要实施相对灵活的汇率政策,与各个主要国家建立多方协作的货币政策协调机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中国及人民币在大宗商品定价方面的话语权;最后,要坚定不移地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减少中国经济的外部依赖性。

(责任编辑:克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